第二个问题关系到辽东这块地方的治理,朱由检之前提出的设省、还有在关外试行井田制,是不是能实现?
第三个问题则让文官更激动,被枢密院夺权的他们,很希望退出战时状态。
这是辽东之战开始后第一次有人提议退出战时状态,还是战时宰辅袁可立的提议,自然让内阁大学士和九卿激动起来。
对此,朱由检道:
“进入战时状态近一年,各地执行如何,需要有个反馈。”
“枢密院和政务院、都察院要组成联合检查小组,监督检查各地进入战时状态的情况。”
“各地战备如何,动员了多少士兵,提供了多少物资,都要统计出来。”
“有功的官吏自然应该褒扬,有过的官吏、尤其是打着战时状态的旗号胡作非为的,则要坚决处理。”
“这件事应该在退出战时状态时完成,韩学士、杨学士要担起这个责任。”
韩爌、杨景辰听到这番话,才明白想要退出战时状态重新掌权,还有一道槛拦在前面。
如果不能给皇帝满意的交待,所谓的退出战时状态,很有可能延迟。
不愿被此拖延的韩爌,当即道:
“臣一定秉公处理,做好这件事情。”
“但是在此之前,是不是等辽东战时结束,立刻退出战时状态?”
“现在对各种事情管制太严,民间已出现怨言。”
其他文官也纷纷出言,举出战时状态之下,出现的种种问题。
枢密院官员大为恼怒,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文官趁机发难。
朱由检则神色不变,老神在在道:
“进入战时状态是第一次,出现问题是必然的。”
“朕让你们检查,就是为了查漏补缺,总结这次的经验。”
“各种战时法案,都要根据这一次的总结修改。”
“重大事项的计划、执行,以及后续的检查、处理,都要在这一次完善。”
把pdca循环的概念提出,朱由检决定完善重大决策反馈机制,确保将来朝廷的计划,能够更有效地实施。他盯着韩爌问道:
“韩先生,你是当朝首辅,能不能做好这件事?”
“如果做不好的话,朕就交给其他人?”
韩爌面对皇帝这样逼问,根本不敢说出半个“不”字,因为他若敢推脱,皇帝就敢直接夺他的权——
现在他的首辅权力,实际就被袁可立掌握。
以袁可立这段时间的表现和立下的功绩,他继续当下去群臣也没有多少人反对。
拖到明年换届,他就会毫无疑问地下台。
所以他当即毫不犹豫地道:
“臣定竭尽全力,完成陛下嘱咐。”
“只盼陛下以民生为念,不要拖延退出战时状态。”
这也是其他文官的诉求。
朱由检看着他们的表情,点头道:
“那就现在确定,等到沈阳之战结束,辽东不会再发动大战,朝廷上下将进入退出战时状态的过渡状态。”
“直到完成检查、并确定敌人不会发起大战,那时才会完全退出战时状态。”
这个明确的态度,终于让文官满意。
枢密院官员同样很高兴,因为他们在过渡状态,将会和文官一起掌权。
袁可立对权势倒不怎么热衷,否则他也不会主动提出退出战时状态。
但是对皇帝如此尊重自己,并希望自己继续掌权一段时间,他还是感觉很高兴。决定要在这段时间做好总结,帮皇帝完善战时状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