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册封伯爵、侯爵都已经有些勉强了,再勉强册封为公爵,估计大明现有的公侯都不满意。
现在这样就挺好,多给满桂一个子爵爵位。
这个爵位的价值多大且不说,最重要的是显示满桂的功绩已经超出普通侯爵、不得不对其加荫。
先前对满桂爵位的质疑,在攻占敌都、加荫子爵的赏赐面前,自然是烟消云散。
同时向其他侯伯表明:
不要以为难以晋升公爵就不努力,你们要为其他儿子考虑!
加荫子爵的作用,和加荫世袭指挥使是一样的,袁可立对皇帝的手腕很是欣慰。
然后他又问道:
“这次沈阳城被焚毁,建虏的版籍图册全部没有缴获,接下来辽东应如何治理?”
这是他最惋惜的地方,不能根据图册,迅速把辽东安定下来。
朱由检却觉得没有图册正好,说道:
“建虏的图册能有什么用处,难道朝廷要承认建虏分下去的土地?”
“先前朕就说过,关外土地国有,打下来的全部重新分配。”
袁可立对此反馈道:
“辽东收复之后,一些将士想要索回田宅。”
“他们有的立下功,对这些应该怎么办?”
一些土地、房屋,仍旧是原样放在那里。曾经的辽东将士看到了自然思乡,想要索要回来。
朱由检对此却不愿惯着,思考之后说道:
“辽东以前是都司,所有的土地理论上都是官田,没有私田存在。”
“但是法理之外还有人情,对于曾经拥有的土地和房屋,允许有功将士以功绩先行兑换。”
“没有功绩那就等着,在前面没人挑选的情况下出钱赎回。”
仍旧是有功将士兑换,没有功劳出钱。
至于出钱赎回原本的房屋是否合理,只能说朝廷帮你们打回来,自然需要收费。
袁可立对这个办法很是认可,既满足了有功将士的诉求、又没有放任他们。
如果有人功绩大,可以指着很多田宅说是自己的,优先兑换过来。
没有功绩那就只能干看着,除非能拿出确切的证据,说明那些田宅是自己的,要等自己赎回。
这其中的差别,很可能是熟地和荒地。袁可立想到这件事情,说道:
“辽东的土地,陛下说是实行井田制,按照方里分配。”
“但是先前陕西灾民迁徙过去,是仿照东宁的措施,为他们分配五十亩、一百亩土地。”
“而且有些士兵的功绩不足以成为世袭军士,如何为他们分配一方里?”
“还有同样的一方里土地,熟地、荒地、山林、沼泽,存在很大差异。”
“如果分配不公,臣恐将士怨怼。”
这件事情,也让朱由检头疼。
因为按照方里分配,面积实在是有些大。
最终他在思索之后提议:
“一方里长宽各500米,也就是25万平方米。”
“缩小为长宽100米,那就是1万平方米,定下的名称是一畹地。”
“这一畹就是十五亩,大概相当于辽东的一垧地。它可以称为小井田,是大井田的二十五分之一。”
“就以畹为单位分配已开垦的熟地,以方里为单位分配山林、沼泽、荒地。”
“至于熟地和荒地、山林、沼泽怎么搭配,让孙承宗等人想个办法来。反正不能让有功将士吃亏,一定要让他们满意。”
“让五军都督府和国会军事委员会派人监督,维护将士们的合法权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