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辽东大胜,人人都视皇帝为中兴之君,他自然没有了这个担心。
甚至不需要他出面,已经树立威望的袁可立,就能把韩爌压下去。
这让他更加大胆地放权,调整朝堂格局。
——
不过对于韩爌,朱由检也不是没有制衡。
翰林院、科学院这两个制定政策的机构就不说了,负责专门事务的农业小组、工业小组、商业小组,他安排了徐光启、商周祚、李待问负责。
这三人就是韩爌的副手,在农工商三大产业的发展计划上,韩爌需要尊重他们。制定的相关计划需要他们副署,才能转为朝廷措施。
此时,韩爌就在和徐光启商议,邀请他辅佐自己:
“徐学士在农业上的才干,皇上是一向称赞有加。”
“这次任命你负责农业小组,就是发挥这个专长,负责农业方面的事情,尤其是推广良种。”
“徐兄可一定要帮我啊!农业方面的计划能不能实施,就要仰仗徐兄。”
徐光启根本没料到,这件事还关乎到自己。
先前在帮助战时委员会拟定旨意已经够忙了,才歇息没多长时间,又有繁杂的事务等着自己。
已经年届七十、累得头发白的徐光启,想要推脱不干。
但是想到皇帝的信重,还有确定封给自己的爵位,又实在说不出推脱的话来。
自己蹉跎数十年、好不容易得到一展抱负的机会,难道就因为怕累推脱吗?
那样农科院研究出来的良种,什么时候才能推广下去?
强撑着身体,徐光启道:
“农业小组的事交给我,但是副主任一职,请首辅另找他人。”
“我这还当着军机处的副处长呢,实在忙不过来。”
说着,他指着成基命道:
“成阁老也是大学士,可以担任计发委副主任。”
将给自己的权力让出,主动推荐成基命。
韩爌何尝不想让成基命担任副主任,那样他就能够更如臂指使地掌握计发委。
但是这件事却不可行,因为成基命是以礼部尚书兼任协办大学士。
他这个首辅能负责很多事务,偏偏礼法并不在内。
他若敢把礼部尚书拉入,皇帝一定会认为他对现在的权力不满足,还想侵占其他职权。
这是现在的他不敢的,所以他力邀徐光启,担任自己的副主任。
徐光启推脱不过,最终只能认命。在其他阁臣羡慕的目光下,出任韩爌的副手。
然后,他便开始按韩爌的要求制定第一个计划,那就是推行十一税。
这次不能像以前做做样子了,而是在所有省份推行,完不成的检查处理。
韩爌特意和成基命一起向东林党的地方大员写信,向他们阐述利害。并明说这件事办不好,东林党就可能和他这个首辅一起整体下台——
已经对党人有了疏远心思的他,威胁利用起来毫不客气。
现在地方的督抚中,出身东林党的着实不少。布政使、按察使之类,更是不知凡几。
韩爌有足够的人手推行政策,这也是他敢在皇帝面前提内政的原因。
同样,这也是朱由检用韩爌的原因。既然韩爌想要刷新吏治,就看他和东林诸公敢不敢下狠手。
只要能够把税收上来,朱由检不介意给他们机会。
同时,他还嘱咐枢密院,制定配套措施。
准备向各省调遣一个新军大队加入督抚标营,镇压一切有可能抵抗的势力——
在驱逐建虏之后,朝廷新军的战力,已经没有任何人怀疑。
朱由检对地方的措施也转向粗暴,打算用武力威慑一切可能的反对群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