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陕西又增设一个提督,和三省剿匪提督一起,组成两大提督,负责一外一内。
这说明现在的陕西不但仍有内忧,而且多了外患,它将是枢密院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想着西北复杂的局势,群臣都不由感到头疼。
就连袁可立,也觉得这块地方必须用能臣,放权给地方大臣。
想到自己儿子袁枢在信中多次称赞孙传庭,他向皇帝说道:
“三边总督孙传庭,这些年劳苦功高。”
“臣以为应当嘉奖,以慰将士之心。”
朱由检点头认可,下旨意道:
“让孙传庭统计有功将士、官民,将名单一并报上来。”
“对孙传庭、杨肇基等人的嘉奖,可用共谋翊运。”
潜台词就是他们可以封伯,只是文官需要致仕、武官需要决定性功绩。
又想起河套的祖大寿、归化的朱梅和黑云龙、长城的朱燮元功绩同样也不差,朱由检让枢密院和军机处一并拟定嘉奖旨意。
尤其是朱燮元,他还有平定奢安之乱的功绩,将来大概率能成为紫阁功臣,朱由检特意吩咐要多加赞语。
群臣对此极为艳羡,想要立功的刘遵宪,更是积极表现道:
“臣以为河套都护府,也当纳入西北防御体系。”
“它可以用来保护延绥、宁夏,免受河套方向的进犯。”
“甘肃都护府也应北延,分封长城外的草原部落首领,将他们纳入都护府管辖。”
“如此甘肃、宁夏、河套三个都护府,可以把外敌挡在长城之外。”
“和东面的归化、辽宁、金宁三个都护府一起,作为沿边防线。”
朱由检点头认可,对刘遵宪的沿边防线设想极为称赞。
又指着先前规划的元宁、黑水、安东等都护府道:
“这些都护府距离长城更远,可以称为远边都护府,组成远边防线。”
“沿边都护府不分封藩国,只允许领地存在。”
“远边都护府可以分封藩国,在治理地方上拥有更大的权力。”
“九边、沿边、远边,组成三道防线,彻底安定大明的北方地带。”
这番规划,说得群臣心驰神往。他们和当今皇帝一样,想要让大明长治久安,再不受北方草原进犯。
现在,他们完成了九边、沿边设置,向着远边推进。
在这里,大明将遇到新的敌人——
已经抵达北海附近的罗斯人,将取代草原人,成为最大的边患。
——
在安排了新的大三边防线后,朱由检和群臣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准备阅兵。
他决定在战时状态结束时,举行一次盛大的仪式,检阅前线撤回的受伤将士,以及烈士家属、后方官吏。
京营和卫所派出去参战的部队留守人员,还有军工人员、预备役民兵,同样会参加检阅,为明年的奏凯献俘作预演——
这是在前线将士无法及时进京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
对有功将士的检阅将在明年五月举行,那时辽东将会通航,往返更加方便。
这次阅兵,被放在了腊日,称为腊日阅兵。(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