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开国功臣、靖难功臣的领头人也要被分封安南,他们不动手的话,周边很快就会没有什么好地。
所以一些勋贵开始积极活动,武定侯、镇远侯、西宁侯等侯伯,都开始了动作。
朱由检对此是欣喜的,决定一并把他们封到中南半岛去。这一块地形复杂种族众多,适合分封贵族分片治理。
否则他就得封土司,那样还不如封勋贵。
不过,此时京城最大的事情,不是勋贵的动向。
而是战时状态结束,内阁权力回归。
战时委员会这个战时内阁,算是正式解散,将权力重新移交回去。
内阁和政务院上下,对此是狂喜的。
做成这一点的韩爌,威望也有所回归。
随着刘理顺进京请愿的苏松商人得知这件事,则是如丧考妣。
他们本打算趁着战时状态没结束,要求继续延续。
哪想到刚一进京,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被推举来请愿的吴世睿,很是不满地向刘理顺道:
“你说袁公是怎么想的,好好的公爵之位,就这样让了出去?”
“错过这次,他还有什么机会封公吗?”
“一个没完全剿灭的建虏,可够不上公爵爵位。”
刘理顺却知道自己老师的志向,淡然道:
“战争结束,自然要退出战时状态,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老师是在垂范后世。”
“至于封爵是公是侯,那要由皇上决定。”
“相信当今陛下,不会亏待功臣。”
吴世睿气得鼻子要冒烟,他真不理解刘理顺这样的人。
好好的父母官不做,非要说服务公民。
他老师袁可立更是不可理喻,竟然连唾手可得的公爵都不在意。
他向刘理顺道:
“我不管这些,我只要战时状态延续,新区继续有定单。”
“京城的勋贵可都在传,要对安南开战。”
对安南开战都已经不是流言了,而是开始准备。
刘理顺向老师打探过,皇帝已经把复汉军转为海军陆战队,挑选能乘船远航的士兵,从海路运到南方去。
所以他比吴世睿更清楚,而且知道苏松新区,接下来还有订单——
毕竟苏松离安南更近,比生产物资运到北方还有优势。
现在他之所以这样说,不过是拿捏吴世睿等苏松商人。
等到吴世睿发完脾气,他才透露道:
“其实,枢密院也打算部分维持战时状态,将战争继续打下去。”
“只是你应该知道,朝廷为了辽东之战,发行了四百万元战争债券,如今还没有还出去。”
“在这些债券还完前,户部是不可能拿出钱打仗的。”
“枢密院没有银子,不能做无米之炊。”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苏松商人掏钱。
想让朝廷采购物资可以,你们自己掏钱,朝廷再用拿到的钱采购物资。
这番如意算盘,听得吴世睿张大了嘴巴。他实在没有想到,竟然还能这样做生意。
那他们卖物资给朝廷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挣钱买债券,等朝廷将来还本付息?
吴世睿实在想不明白,朝廷竟然有人这么想。难道以为他们苏松商人,就这么渴求和朝廷做生意?
反正他是不会这么干的,要找就找其他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