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这一年的收获是很大的,不但三元及第,还获得了爵位。
在通州兵工厂,他和工匠们打成一片,通过科学实验,成功找到了铜底纸壳弹的最佳搭配。
因为这个功劳,他获得了工匠信任,并且得到了嘉奖,在战后赏功时获得了男爵爵位。
在通州兵工厂,他最大的体会就是普通工人聚集一起或许有力量,但是真正的生产力量,掌握在工程师和高级工匠手里。
他向皇帝说道:
“臣在通州兵工厂,之所以能解决管理问题,就是因为认识到了力量所在,给掌握技术的工程师和高级工匠更多收益。”
“农业公司开办,定然也是如此。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技术力量,都是农业公司的核心。”
朱由检点了点头,赞许道:
“能认识到这个,说明你是用心了。”
“朕先前就说过,大同之世物资丰富、人们道德水平高,可以按个人需要分配。”
“但是小康之世,则要根据贡献、按生产要素分配。”
“这些生产要素,不但有资金和土地,还有工人的劳动、工程师的技术、经营人员的管理。”
“你能认识到劳动、技术和管理的重要性,将三结合完善、提出改进建议,管科院交给你朕放心。”
很是夸赞了张溥一番,朱由检对他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工人分化,分别成立委员会提出改进建议,感到很是满意。
在三个委员会的相互监督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劳动,有了完善的流程。
普通工人参加管理,同样有了渠道。他们可以通过工人委员会在三结合会议上正式提出建议,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在通州兵工厂这几个月,张溥组织着工人将所有的规章制度几乎都改了一遍,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朱由检对张溥的工作非常满意,尤其是他将工人群体三分,降低了整体闹事的压力。
所以他变着法找理由,授与张溥男爵爵位。
——
张溥面露笑容,刘理顺虽然不太明白,却也侧耳倾听。
然后他就听到张溥说道:
“先前陛下要求拿出一成股份的红利,作为奖金分给职员。”
“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分2%,其余职员分3%。剩余5%,作为医疗、养老、生育、工伤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臣在调研之后,发现对真正掌握力量的技术人员奖励还较少,有些人脱离工厂,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臣以为应该另拿出一成或半成,作为对技术人员的奖励。”
“按照民间规矩,通常是‘银六人四’。”
相关调研报告早就递到朱由检案前,朱由检也在一直思索这件事。
对于提高工程师和高级工匠的待遇,他是赞同的,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就是工业时代。
不过各种企业的性质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他在思索之后说道:
“对于通州兵工厂这类技术驱动型企业,技术人员当然值得更高待遇。”
“但是对大明航运集团这类商贸服务企业来说,管理人员更重要一些。”
“所以朕以为要做好企业分类,对技术驱动型企业,可以多拿出百分之五作为对技术人员的奖励。其中百分之二,奖励开发出新技术的人员。”
“并且另外准备至少百分之五利润,作为新技术研发基金。只要企业盈利,这笔钱就要拿出来。”
“今后通州兵工厂等大企业,都按这个办法改制。小企业还可以适当提高,达到银六人四。”
这是朱由检对张溥提出的建议细化,更加注重创新。
今后他还会设立各种奖项,鼓励创新的企业和人员。
对于内廷企业还会实行淘汰制,每年强制淘汰一定比例的旧工具、用效率更高的新工具替换。以此鼓励机械技术进步,不断向前发展——
他相信,只要这样进步下去,自己早晚有看到蒸汽机的那一天。
困扰蒸汽机研发的钢铁质量、精密加工、密封技术等等,都会被相继攻克。
到时候只要有人设计出好方案,就能制造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