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52章 辽河粮食基地

第952章 辽河粮食基地

农业需要土地和水源,工商业同样需要。

在朱由检提出建设高标准农田,限制顺天府和苏松新区以外的工商业用地用水后。一些刚刚还喊着农为国本的臣子,开始反对这一点。

他们不止是为了工商业说话,还担心自己以后修建房屋和园林,无法占用耕地。

朱由检最初没想到这一点,被他们提醒之后,当即道:

“国初之时,大明人口约有六千万,现在至少是国初的三倍。”

“如此地狭人稠,也是遇到天灾、就遍地灾民的原因。”

“高标准农田是必须要保护的,户部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无论房屋、园林,还是建窑、建坟,都要专门规划,减少占用耕地。”

“土壤和水源也要保护,避免遭受破坏。”

这些限制措施先前都有,散落在有产税和城隍司的相关政策里。

如今整合起来,交给户部地政司管理。就算无法掌控每块土地的用途,但是高标准农田、城内土地,一定要严格管起来。

户部尚书毕自严对此当然是支持的,而且他也反对占用耕地。

不过考虑到一些地方的情况,他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建议道:

“大明各地虽以农业为主,但是临清、景德镇、佛山镇等地,却以制砖、陶瓷、铁器为业。”

“臣以为应制定特殊政策,不能限制这些地方的发展。”

工部尚书商周祚也说道:

“绍兴等地同样也有工业,臣以为可在当地设立产业园。”

“如此既限制各地占用耕地发展工商业,也能让原本生产工业品的地方,不至于因此荒废。”

朱由检考虑到完全禁止各地发展工商业不现实,对此点头认可,嘱咐两个人道:

“你们要对全国的工商业情况好好摸摸底,对于有产业优势的地方,酌情设立产业园。”

“这样既方便集中起来征税,也能统一规划,把污染严重的工厂建在下游和下风口,避免污染水源和空气。”

“还要配合水路、公路规划,让产业园运输原材料和产品更方便。”

给各地开了小小的口子,把散落的工业相对聚集。

那样以后再遇到战争,就能直接派官员去产业园动员。

也因为此,装备部也被要求参与这件事,和户部一样派人加入工业小组,规划装备工业和军民两用工业发展。

在君臣的讨论下,京津平、苏松兴两大工业基地算是正式确定,辅以各地的特色产业园。

朝廷将集中力量发展两大工业基地,地方则集中力量发展当地的产业园。

——

为了避免将来各地一窝蜂齐上,放宽要求大肆建设产业园,朱由检又提出了一个概念,让户部认真统计:

“顺天府和苏松新区重点发展工业后,必然会占用很多耕地。”

“粮食产量自然会下降,需要从外地调运。”

“对于各地的粮食产量和粮食自给率,户部一定要认真统计。”

“对于粮食自给率不足、又没有供应来源的,耕地政策要更严格。”

“并且要由督抚筹建当地移民委员会,尽快把多余人口迁移出去。”

这显然是一个新概念,毕自严琢磨了一会儿,才明白皇帝说的是什么。

这种数据统计起来显然很麻烦,毕竟户部现在连各地的总产量、平均产量都不清楚。

他现在也明白皇帝的脾性,知道有难处就说出来。

朱由检听到之后琢磨了一下,出主意道:

“漕粮从哪里运、来源又是哪里,应该有官吏和粮商知情。”

“就从这些方面着手,看看哪些地方卖出粮食、哪些地方大量买进。”

“还有就是组建大明粮食协会,把粮食纳入管控行业,由国会农业委员会和公民生存委员会监管。”

“所有经营粮食行业、收购或售卖粮食超过一万石的人都必须入会。”

“今年战时状态的粮价管控,有些地方就执行得很不理想。”

“韩首辅要刷新吏治,一定要继续追查这件事。不能让关系国家稳定的物资,任由商人操控。”

这是又给了韩爌一个麻烦活,让他叫苦不已。

不过在农为国本的帽子下,他又不敢推却。

为了能在明年连任首辅,他只能咬着牙答应下来。

——

然后朱由检又为两个工业基地,分别安排粮食来源。

他向群臣说道:

“京城的漕粮,一向依赖江南。”

“但是江南的粮食,现在其实来自湖广。”

“这千里迢迢绕一大圈子运过来,实在耗费甚巨。”

“今后,湖广的粮食就作为苏松新区的来源,京城要另选粮食基地。”

这件事早就有风声传出,群臣都知道皇帝打算降低对江南漕粮的依赖,转而依靠东北。

辽河套的土地之所以那么热门,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谁都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又蕴含多大的利益。

如果能掌握京城的粮食来源,他们就能对大明朝廷有影响力。

朱由检当然是不想让这块地方被商人掌控的,所以他只打算卖一半土地出去: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穿越之将门嫡妻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荒年带球跑,恶婆婆全家后悔了 绝嗣兽夫,靠我生出了一整个族谱 家生子的诰命之路 被家暴致死后,重生八零虐渣鉴宝 四合院:开局先告状 穿成玄学毒妃后,阴鸷王爷被拿捏 回府后,世子妃马甲快藏不住了! 掌狱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