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正在进化,景教也没闲着。
在从徐光启那里得知朝廷的决定后,汤若望等人都知道景教遇到了南京教案之后,最严重的劫难。
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应对。
艾儒略道:
“每一座教堂都要经过太常寺审批,太常寺能批下多少?”
“现有的教堂都能保留吗?将来能不能新建教堂?”
这是一众传教士最关心的事情,徐光启道:
“在内地新建教堂是不可能了,就连现有的教堂,都不一定能保留下去。”
“朝廷的要求是内地宗教场所数量,不超过户数的千分之一。”
“现在信仰景教的不过数千人,如果严格按户数,只能有一座教堂。”
“除了京城的天主堂之外,其他地方的教堂,想留下都需要朝廷特批。”
这么严格的限制,让所有传教士都认识到,这一次虽然没禁教,但是面临的局面,却比禁教好不了多少。
尤其是徐光启补充道:
“因为景教信仰的神灵非正神,以后不许在宗教场所之外传播,除非得到朝廷特许。”
“如果非法传教、聚会,会被抓捕起来记入案底,多次犯罪的外籍人员会被驱逐出去。”
“你们以后不要在外传教,尤其是佛道二教,正在盯着你们。”
这让在场的传教士都有些麻了,有些人心中已经有了离去之意。
他们来大明的目的就是传教,如今朝廷禁止在宗教场所之外传教,他们如何把教义传播出去?
眼看大明的传教事业要遭受重大打击,那些还想回泰西的传教士,就想离开此地。
汤若望是想留在这里的,因为他被大明皇帝册封为景教会首席大主教,在景教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虽然有很多传教士不服气他,但他这几年兢兢业业,已经拉拢了一批人。
尤其是大明皇帝对他很是认可,并且因为他在制定历法、铸炮等方面提供的帮助,特别授与他爵士爵位。
有这样的身份,汤若望自然是不想离开大明的,他问徐光启道:
“非正神教会如此,成为正神教会呢?”
“景教能否会受到优待,至少与佛道二教等同?”
和很多想留在大明的传教士一样,期待地看着徐光启,希望得到答案。
但是徐光启却摇头道:
“先前或许可以,但是现在很难。”
“朝廷要求正神必须融入天地神系,以皇天、后土、天子为天地人三界至高神,接受天子册封。”
“而且在教义上,也不得阻止信仰其他正神,剔除极端教义。”
“现在就算你们接受陡斯天尊册封,在未修改教义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成为正神教会。”
详细讲述朝堂上的争论,太常寺制定的正神要求,明显有针对景教等一神教的意味。
现在已经不是景教愿不愿意陡斯天尊接受册封,而是想册封也要满足朝廷的规定,达到正神条件。
这让汤若望等人一阵失望,因为留在大明的传教士,很多人已经默认这种局面,有接受册封之意。
但是他们先前的犹豫,导致错失机会。现在就是想接受册封,朝廷都不会轻易赐予。
徐光启和他们的讨论中,还提到原罪论被传播后,儒家对景教的敌视。警告道:
“现在原罪论还没有被纳入极端教义,但已经有相关提议出现。”
“末日论同样如此,有些人和弘阳教的‘红阳劫尽,白阳当生’等教义联系起来,认为是邪教恐吓信徒的极端教义。”
“相关的限制会越来越多,你们若是想转为正神教会,必须尽快决定。”
这些要求,无疑让在场的传教士更加失望。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景教以后想成为正神教会,将会非常艰难。
这让很多人后悔不迭,他们先前的犹豫,导致景教丧失了成为正神教会的机会。
艾儒略失望地道:
“除此之外就没有办法了吗?”
“景教在大明的传教事业如何继续?”
徐光启道:
“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皇上还给你们留出了余地。”
“内地两京十六省严格限制,朝廷也能执行下去。”
“但是在两京十六省之外,朝廷的掌控没有那么强,要求也相对放松。”
“你们可以在大明的藩国、领地、自贸区等地自由传教,境外宗教场所的数量,要求是不超过户数的百分之一。”
这显然比内地宽松得多,尤其是香山澳已经被划为自贸区,正好在自由传教的范围内。
大明的传教士很多都是从香山澳而来,那些想离开的传教士,大多打算回香山澳。有些人决定在那里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大明会不会解除限制。
很多人心里还觉得这又是以此南京教案,过几年就能重新恢复。
尤其让这部分传教士欣喜的,是徐光启接下来的话,让他们认识到徐光启这位大学士,在为他们争取权益。
只听徐光启道:
“在我劝说之下,皇上决定只要属于大明的势力范围,基督教的教堂,都应属于景教会。”
“你们去了境外一定要好好传教,避免其他基督教派,随意传播教义。”
“现在景教的教义相比其他教派已经温和多了,可不能被这些人扰乱,被人认为景教在传播极端教义。”
谈着这件事情,徐光启又向一众传教士解释道:
“说实话,皇上对景教会是有好感的,顶着群臣的压力,没有禁止景教会。”
“只是你们迟迟不愿接受册封、罗马教廷又不愿与大明达成协议。”
“皇上只能应群臣所请,在内地限制景教传播,让你们先去境外发展。”
这个消息道出,方才还极为失望的传教士,已经转为欣喜。
不在内地传播固然令人遗憾,但是在境外获得基督教的主导权,却让他们极为喜悦。
来到大明数十年,他们已经明白了大明有多强大。有了大明的允许,他们可以去朝鲜、日本等地,传播景教教义。
说不定能取得这一区域的主导权,让罗马教廷必须正视他们。
一些景教高层已经摩拳擦掌,打算收编那些地方的传教士——
在大明皇帝为景教册封大主教和枢机主教后,部分传教士已经融入景教,他们本能地想要扩张权力。
被册封为爵士的汤若望,更是仔细询问道:
“保禄,你在领地传教,有没有受到限制?”
“皇上有没有允许把景教作为藩属国教?”
徐光启摇头道:
“藩属国教需要属于正神教会,景教成为藩属国教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