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
“兴平紫皮蒜。”
“废话,这里是陕南,全是兴平蒜。”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味重。”
“废话,是人都尝的出来。”
梁老一串废话,给侯老说迷糊了。
也引得众人好奇望过去,不知道他俩在争什么。
还有,梁玥要哭了,“我没尝出来……”
向伯明敷衍的点点头,“咱们是普通人,没长奇怪的舌头。”
“你说神之舌?”梁玥眼睛亮了,“梁爷爷和侯爷爷会爆衣?”
“唉。”向伯明今天翻的白眼比往常一个月都多,自家女朋友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啊。
真不该晚上下班没事抓着她看《食戟之灵》。
《中华小当家》、《神厨小福贵》也得少看。
万一她哪天要找“升龙饺子”、“奇迹彗星炒饭”、“大魔术熊猫麻婆豆腐”可咋办啊……
“是舌头敏感,当厨师的都得有条好舌头。”向伯明说完想了想,“美食家也一样。”
不过侯老这位美食家的舌头,明显没有梁老这位厨师的舌头好。
“你就没尝出来,这蒜味道除了重,它还柔么?而且没有苦味,一丝丝都没有。”
梁老公布答案。
众人一脸懵逼。
“蒜还有苦味?”、“好像是有,烂蒜是苦的。”、“不是烂蒜,新蒜也有苦味?”、“有吧,是不是一般人尝不出来?”、“味重和柔,这不是矛盾么?”
一时间,大家好奇的跟蒜干上了。
一盘蒜泥白肉嗖嗖瓜分干净,蘸碟都干净。
总共只有十八片,每人刚好一片。
仔细品尝后,确实感觉不太一样,但是到底怎么不一样,也就梁老尝出来了。
不过梁老也只尝出来差异,到底是为什么,他也不知道。
林下葱姜蒜真的太少太少了,更何况是灵气滋润过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
经此一次发现,梁老真是个喜欢指点迷津、答疑解惑的人。
什么问题都能问他,他都喜欢解答。
“这个麻辣鸡为什么是软软的?”
“荣州麻辣鸡就是这样,它是蒸出来的,蒸熟放凉切片,尝尝它上面浇的作料,是用这只鸡蒸出来的鸡汤调的。”
“牛肉丝香香的诶,好细,能看见人影。”
“所以叫灯影牛肉啊,它是先卤再烤,味道不是表面那层作料,而是进到肉里面的。”
“梁爷爷,猪耳朵里面有个味道怪怪的,好像是姜丝,又不太像。”
“哈哈,那是仔姜,鲜仔姜,盐帮菜的当家调味,盐帮菜三快,快切、快炒、快出,最讲究的就是怎么处理这仔姜,怎么让它辛辣味转为柔和鲜香,不知道今天徐师傅坐不住仔姜跳水蛙,要是做的话,那味道,啧啧~~”
可惜,今天没准备仔姜跳水蛙。
而是上的仔姜火爆黄喉。
黄牛喉切片,用料酒码味后,与仔姜、青椒、泡椒大火爆炒十秒出锅。
仔姜的辛辣与泡椒的酸香与麻椒的麻味形成三重味觉层次,这种体系又被称作“姜辣三迭。”
辣汁裹黄喉。
一口咬下脆爽麻辣,酸、麻、辣在嘴里重迭三次,一次比一次刺激。
再配上一口小酒,滋溜一口,哎呦那叫一个爽。
可惜,太少。
转一圈,一人一筷子,刚刚勾起瘾头,没了。
唉,就像蒜泥白肉、冷吃兔、灯影牛肉、夫妻肺片……
好在已经到了热菜。
后面一道一道端上桌来。
前一道的遗憾,马上被后一道的新菜掩盖。
变成新的遗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