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帝秦设计师 > 第401章 大唐落幕(大唐歷史)

第401章 大唐落幕(大唐歷史)

第400章 大唐落幕(大唐歷史)

“韩全诲等人哪肯愿意,矫詔令朱温返镇,朱温在关中折腾了一番后,倒真回去了,但並不是他真心奉这矫詔,而是听说李克用发兵进攻慈、隰二州。”

“对朱温而言,李曄被韩全诲等人劫持到凤翔,对他是一个天大的机遇,只要他能击败李茂贞,攻破凤翔,他就能合理掌控天子。”

“毕竟不是他率兵直接到皇宫劫持了天子,而是他从贼人手中救回了天子,结果虽一样,但法理上不同。”

“歧王李茂贞,也是唐末的一號人物,其原名宋文通,其也在黄巢之乱中立过功,於光启二年,被唐僖宗册封为武定节度使,並赐名『李茂贞』。”

“这位和李克用相仿,和唐廷有矛盾,但並不想覆灭大唐,依旧忠於唐,只是不忠於唐廷,尤其李曄即位后,与唐廷多次衝突,被唐廷数次征討,然而都被李茂贞化解。李曄好几次逃离长安,都与李茂贞有关。”

讲到这,李念道:“大唐歷史有『国都六陷,天子九逃』之说,而李曄这位唐昭帝就贡献了好几次。”

王綰道:“这便是王朝到了末路时的帝王之景,李曄虽为唐帝,然事不由他,且大唐在其即位时便已衰颓,错责也不当由其一人承担。”

李念点头道:“王相所言甚是,就像大明虽是在崇禎一朝灭亡,然其覆灭之根在之前就已种下,只是到了崇禎时才彻底崩亡。不能认为明亡於崇禎朝,便將明灭亡的所有过错都推到崇禎身上。”

“唐昭帝李曄也是如此,他会变成跑跑皇帝,是其祖上一辈又一辈累积而成,最该被追责的应是玄宗。他是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第一陷』,『第一逃』。”

听到李念的话,蒙恬道:“若非玄宗后半生胡作非为,为大唐留下诸多后患,说不得大唐国祚能更长些许。然即便玄宗使大唐由盛转衰,可大唐还能支撑这般多年,足见大唐之强!”

从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硬是继续撑了一百四十多年,在衰亡的过程中,还经常和周边诸国作战,跟吐蕃打、跟南詔打……

这些国家都亡了,大唐还在撑,像南詔便是天復二年被唐人郑回的后裔郑买嗣灭亡,即朱温和李茂贞在凤翔开打这一年。

李念道:“天復二年,朱温率兵再次返回后,继续要求李茂贞、韩全诲等交还李曄,李茂贞等当然不愿,双方於凤翔大战。”

“朱温这人不忠不仁不义,毫无礼义廉耻,但其统兵能力在唐末首屈一指,李克用、李茂贞都曾为其所败,若说李克用是黄巢的克星,那朱温便是李克用和李茂贞的克星。”

“朱温率军围攻凤翔,多次將李茂贞击败,前来救助李茂贞的鄜坊节度使李周彝也因为被朱温给俘虏了亲族之故,不得不投降。李克用那时也被朱温击败,元气未復,天下间竟无人可救李茂贞。”

“而城一旦被围住,时日一长,衣食都会出问题,人要吃饭取暖才能活下去,史载:『是时,岐兵屡败,而围久,城中食尽,自天子至后宫,皆冻馁。』连李曄这位大唐帝王都飢不饱食不足,可见城中惨景。”

“在这种情况下,凤翔难以再支撑下去,天復三年正月,李茂贞杀韩全诲等二十人,与朱温议和,將李曄送给朱温。”

冯去疾道:“李曄入朱温之手,便如汉帝入董卓、曹操之手,生死將不由己。”

李念道:“李曄的下场还不如汉献帝,曹操虽目中无君,但其並未取献帝性命,而朱温却不同。”

“在被李茂贞送给朱温时,李曄也明白自己的处境,他恐怕要被朱温控为傀儡,於是对朱温说:『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对朱温唯命是从。”

“接到李曄不久,朱温杀第五可范等宦官七百余人,这倒是朱温做的一件好事,彻底打击了自唐中期以来专权为祸的宦官势力。朱温也因其『救驾』有功,被任命为守太尉、中书令、兼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爵梁王,並加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

“朱温的『梁』也是由此而来,其实李曄本还想依照老李家的传统將朱温赐姓为『李』,可朱温不稀罕,给拒绝了。”

这时,蒙恬问道:“那矫詔让朱温率兵入关的崔胤何在?其结局也如袁氏乎?”

蒙恬想知道矫詔让朱温率兵入关的崔胤结果怎样,其操作和袁绍相似,结局是否也一样?

李念笑道:“那崔胤自然还在,在朱温逼李茂贞交出李曄后,朱温还曾戏謔过崔胤一番,故意让人对崔胤说『吾未识天子,惧其非是,子来为我辨之。』,崔胤也隨李曄一同回返了长安。”

“但朱温和崔胤即使有交情,可在权力的爭斗中,那点交情根本不足为道。崔胤本就是一良臣,其早在几年前,便曾和李曄因权势发生过衝突,其所作所为皆是为增长其权势,矫詔让朱温入关也是。”

听到此处,蒙恬已经明了:“朱温在控制了李曄后,与崔胤从原本的盟友变为了对手,朱温权势增长,代表崔胤权势降低,而崔胤好权贪利,必不甘心,將与朱温衝突。”

“正是如此,崔胤好权而贪婪,汉朝已有董卓进京之旧事,其却於大唐再现。见朱温控制李曄后权势日增,却不分他一点,崔胤便背著朱温,偷偷与李曄谋划招募新兵,护送李曄抵达荆襄,以摆脱朱温的控制。”

蒙恬摇头笑道:“此乃取死之道,其等所谋怎可能不为朱温所察?崔胤只怕死前都要后悔,为何要將朱温矫詔入关。这崔胤也確实与那袁氏极像,便是死法也相类!”

都是喊了个外援入关,然后发现外援不受自己控制,最终被自己叫来的外援送走。

李念道:“天祐元年,崔胤的计划还没开始实施,朱温便以崔胤乱政为由將其贬官监禁,最终处死。朱温处死崔胤,主要原因並不是崔胤在暗里和李曄谋划,而是朱温想將李曄迁往洛阳,又担心群臣反对,所以借了崔胤等人的人头一用。”

“何况,崔胤身为宰相,在权力上和朱温有衝突。二人虽曾是盟友,互为依仗,可现在朱温已不需要崔胤,崔胤甚至成为了朱温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自然须得踢开。”

“在诛杀崔胤等一批大臣后,朱温再向李曄上表,奏请李曄东幸洛阳,李曄只能遵从,隨朱温去往洛阳。有人也將这一次离开长安算在『天子九逃』之中,但这次其实不算逃,是受挟持而走。”

皇帝当到这份上,完全没有尊贵威信可言,且这种局面,靠自己近乎无解,因为一举一动皆在別人掌控当中,稍有异动,便会被人知晓,又如何谋事?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你不是说拍完必亏的吗 被辞退后,我成为医药之光 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 蜀山:灭绝 逍遥山君 日常系综影:我的超能力每季刷新 过气的我没有格局 龙珠:赛亚人的诸天美食之旅 复山河 我在西游做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