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文明抉择时(上)
“嗯,没错。”
听到乔科文的猜测。
槿也没卖关子了,干脆利落的点了点头,解释道:
“原初宇宙无法演化生命的问题最早被发现或者说最早被正视的时间点是在一万年前,在察觉这个状况后熵际理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重点攻关,但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于是在五百年之前,一位叫做郭耀辉的学者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能不能引入本宇宙的生命乃至族群,让他们在原初宇宙中自然繁育。”
“也许引入了这种外部因子之后,原初宇宙也就会开始自然演化出生命呢?”
如槿所说。
原初宇宙在被创造出来之后,学术界主把早期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宇宙扩张、以及早期的各种天体现象研究上。
比如原初黑洞、原初引力波、原初星系尘埃融合等等.
生命演化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位次却并不算靠前——刚诞生的宇宙也没有演化生命的能力不是?
在一众顶尖学者看来。
等到原初宇宙稳定之后,生命演化才会被正式视作一个课题。
于是在头一万年的时间里,一代代学者都死命在薅各种数据的羊毛。
结果薅着薅着,某一天有人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咦,这么久过去了,为啥原初宇宙还没有诞生出生命呢?
智慧生命啥的或许还达不到诞生的条件,人型生命也不指望,但单细胞或者其他形态的基础生命总该稍微冒个泡吧?
于是熵际理工的学者们在意识到这点后,便开始了相当长周期的观察,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原初宇宙不孕不育了.
整个原初宇宙就像是一座空城,建好了住房,铺设好了道路桥梁,医疗教育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但唯独见不到住客。
宇宙中诞生出来的恒星、行星乃至黑洞,都成了鬼城中孤零零在运转的设施。
于是整个学术界这才如梦方醒,开始针对原初宇宙不孕不育的症状搞起了催生研究。
但接近一万年过去后。
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想了各种办法,却依旧没能解决原初宇宙无法自然演化生命的问题。
相关讨论甚至超出了天体物理范畴,很多其他行业的学者都参与了进来——有些是真心有想法的跨领域专家,有些则是蹭热度的财经或者律师博主,以及一大批喜欢在互联平台上嚷嚷无人识货的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