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位名叫郭耀辉的学者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一个理论,在学术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此人隶属于星海六大中的深光高等院,是一位知名的医学权威,他的想法是这样的:
在医学领域有种治疗伪膜性肠炎的方法,原理是将普通人的粪水倒灌进病患体内,通过健康的菌群来引导病患的康复——虽然听起来挺恶心的,但确实是一种治疗手段。
若是把原初宇宙看成一个人体.
那么如果引入一些健康的生命在原初宇宙中繁衍,有没有可能通过某些关联促使宇宙在某天自然演化出生命呢?
“额,这也太玄学了吧?”
听完槿介绍的情况,顾维忍不住插起了话:“生命演化还能用引入变量来诱导完成的?”
“嗯,是有点玄学,”槿难得有一次赞同了顾维的看法:“目前的物理框架中没有任何理论可以支持郭耀辉的想法,所以这个猜想被提出后引起了相当大规模的争议。”
“有些人认为这种跨领域的事儿他个医学家别来沾边,有些人则认为这个猜想有一定合理性——比如有个学派认为本宇宙生命携带的信息熵会通过原初宇宙的边界形成单向渗透,初宇宙为维持自身熵平衡,会自发产生负反馈生命——即通过演化原生生命来抵消外来熵输入,类似于勒夏特列原理在宇宙尺度上的体现。”
“不过郭耀辉本人在学术界还是有些面子的,加之当时原初宇宙生命演化的课题也确实陷入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于是熵际理工最终还是开始了小规模的实验。”
乔科文静静听完了整个过程,半是担忧半是好奇的问道:“那结果呢?”
尽管他在星海的普通人层面算个学霸,也听说过原初宇宙无法演化生命的各类八卦,但在具体进度方面就一无所知了。
就像顾维穿越前的六代机,大家都知道在研发,但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则属于绝对机密的范畴。
“成功谈不上,但也不算完全没有收获,”槿看了乔科文一眼,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复:“七十年之前,熵际理工在一颗无人星球上发现了一种不是生命但接近生命的样本。”
“不是生命但接近生命?”顾维摸着下巴,咂摸着道:“类似rna或朊病毒的东西?”
“接近了,不过形态和你想象的有点区别,”槿微微点头,想了想,在顾维和乔科文面前放出了另外一组投影:“熵际理工在那颗星球上发现了一种‘拟生命晶体’。”
“它们能吸收环境中的能量,进行有限的自我复制,甚至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异’,但缺乏真正的代谢系统和遗传信息传递机制。”
“这些晶体就像生命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卡住的环节,既不是完全无机的物质,又算不上真正的生命。”
顾维顺着槿的目光看向了投影。
只见投影中悬浮着一块不规则六边形模样的石头,通体淡紫色,边缘并不锋利,表面覆盖着细密的蜂窝状纹路,像是某种生物组织的脉络,有些角度还隐约可见几道暗红色的丝状结构。
至于尺寸一栏,则标注着长0.07,宽0.02,高0.01的字样,单位是厘米。
看到这里。
顾维飞快眨了眨眼:“所以郭耀辉的猜想可能部分正确?外宇宙生命的引入确实触发了某种‘反馈’?”
“目前只能说是相关性,而非因果性。”槿的语气依然谨慎:“但这一发现让熵际理工决定扩大实验规模——他们开始有计划地向原初宇宙迁移整个生态系统,其中就包括一些低等文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