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觐见
与此同时,身处办公室的梅林结束了一场办公室会议。
他先向陈启将工作汇报完毕,他们完全没有觉察到芯片失效的问题,在那之后他将需要嘱托的内容写在纸上,递交给庄晓。
这很可能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会议了。
“如果明天他们在公寓里发现了我的尸体,再打开这张纸条。”
梅林进行了最后的叮嘱。
“听起来像是遗言。”
庄晓半开玩笑道,她的确看不惯梅林,觉得他就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混球,但她一想到明早梅林可能会像杜立一样尸体在公寓卧室被人发现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这里是现实的世界,一旦死亡就再也没有复活重来的机会。
她又问道,“还有什么未了却的心愿?”
“庄晓上校,你要想办法活下去。”
离开办公室时,梅林开口说道,“至少不要和我死在同一天,你和我不同,你还有工作没有完成。”
接着,下班,回家。
北区的高档公寓,这是委员会为他分发的居所,用于表彰那些为避难所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们。
人生的最后一天,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完成的事,不需要向任何人道别,这反倒省去了他许多麻烦,梅林忽然想到这想必正是委员会选拔策略——那一批开荒队伍的所有成员都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孤家寡人。
这样一来,倘若实验项目失败,委员会就不必耗费人力物力来处理善后工作,甚至避难所的绝大多数人们都不会觉察到又有人“离开”了。
他吃了一些冰箱里的囤积的合成速食,接着将餐厅清理干净,洗漱完毕,为自己换上一套体面的衣服。
躺在床上,枕头旁是一把.45口径的手枪,他特地找来了与杜立同款的枪械,唯一的不同,是他拥有合法持枪证,他开始思考杜立在自杀的当晚究竟看见了什么,他虽然没有前往现场,但从警方的现场勘察结果来看,房间里没有搏斗的痕迹,用他们的话来说,杜立走的很安详。
饮弹自尽,他们相信这绝对是痛苦最小的死亡方式之一,子弹会从他的后脑勺穿出,痛苦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30秒。
但如果考虑到这是一起精心布置的谋杀,梅林猜测凶手很可能一路尾随杜立回家,因为他当天喝了很多酒的缘故,并没有觉察到身后的异常,杜立睡得很沉,没能听见敲门的声音,从现场的迹象来看,凶手很可能使用了神经麻痹性的毒素。
他把昏迷的杜立摆好姿势,把枪管送进杜立的嘴巴,扣动扳机。
或许自始至终,杜立都没有任何知觉。
梅林没有喝酒,他现在很清醒,如果杀手以相同的方式潜伏进了他的公寓,那可能避免不了在公寓里发生火拼,虽然他做好了死在今晚的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束手就擒,即使死亡,他也会在尽可能给对方制造麻烦,为庄晓和宋宪留下更多线索。
他是个硬骨头。
前半夜无事发生,当后半夜困意涌上来时,梅林服用了两片扛疲劳药片,大约凌晨4点,他听见了客厅传来的细微响动,闯入者听起来是个经验丰富的行家,他的动作很轻,响动一闪即逝。
床头柜上的台灯忽明忽灭,电路仿佛受到了某种干扰。
他猜测这是闯入者在切断公寓的电路系统,而他握紧了手枪,翻身下床,将枕头塞进被子里伪装出自己还躺在床上的迹象,接着侧身躲进了窗帘后面,当他完成了这一切后,卧室的灯光也彻底熄灭了。
随时而来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他听见卧室门口传来的轻响。
门被人打开了。
梅林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离床越来越近。
装配了消音手枪的枪管瞄准了来者的脑袋,他屏住呼吸,连续摁动扳机。
枪口的子弹穿过窗帘,精准地命中了那模糊身影的脑袋,这样的距离,这样的瞄准时间,即使重复一百次,他都能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这可比培训时的打靶训练简单得多。
然而被子弹命中头部的身影却依旧站立着,并且还因为开枪的缘故发现了梅林的确切位置,快步朝着窗户的方向走来。
防弹头盔?
不,没有子弹命中头盔的声音。
梅林连忙转移阵地,同时他连续开火,然而子弹无法阻挡闯入者的脚步,卧室的空间并不广阔,对方只需要一个横移就能挡住通往客厅的必经之路,但从一开始梅林就没有抱有不切实际的侥幸想法,他现在正朝着摄像头最显眼的位置移动着。
枪管喷出的火舌成为房间里唯一的照明,闯入者却仿佛没有配备枪械,没有采取相同方式的回击。
那身影越来越近了,几乎就站在了他的面前。
梅林将最后的子弹倾泻到了闯入者身上,他已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然而当枪口的火舌终于照亮了闯入者的面容时,那一闪而过的景象却让他毛骨悚然。
红色的皮肤,脸上蠕动着令人反胃的触须,它嘴巴的部位一张一合,诉说着低沉而又令人无法理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