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学术界的『超级权限』?
翟达没有赶王暉走,虽然失去了独自实验的空间,但也算淡化了他总偷偷加班这件事。
今天就少弄一会儿,早点走人算了。
一边往里面去,一边閒聊,翟达才明白王暉的意图。
他还是想要“进步”
研究所有这么多特殊样本,取得新成果的机会颇多,他想要在本职工作之余,自己再有点成绩..
毕竟曾经,他也是研究生毕业,专攻植物方向,只是人生际遇不明,最后变成园林养护专家了..
每天和肥料打交道,指甲盖里都是羊粪味儿。
有上进心的人,翟达不会制止的。
片刻后,巨大的实验室內两个人进进出出,也不完全待在同一个地方,各忙各的。
大概一个小时后,王暉见翟达停顿了一下,才见缝插针道:“翟总...能问个问题么?”
“你说。”
“如果有特別小..特別不值一提,也没什么价值的成果,能发论文不?”
翟达將眼睛从显微镜上“拔”了下来,转头道:“能啊,什么样的论?”
“我们的植物样本中,有些虽然没有特异性效果,但植物学、博物学领域还是有一点价值的.”
说完王暉有点不自信,比划了一个指尖大小:“—点点..”
其实研究院和许多大型科技集团类似,並不“完全禁止”论文发表。
与“核心技术”无关、与“公司战略和利益”不衝突、不构成“技术外泄”的內容,经由公司统一核准,允许发表。
科研人员可以作为“第一作者”,公司作为“通讯作者”,但论文涉及的成果,属於职务成果,科研人员仅享有“名誉”。
当然这是纸面上的,实际上公司体系內,大家对发论文都没太大欲望,除非是研究院自己有战略需要,有意向外界透露的。
比如误导一下同行、嚇唬一下同行、拉升股价(研究院无此需求)等。
真有用的东西,直接抢占技术专利不香么?
甚至最核心的东西,为了避免公开,连专利都不会註册。
所以研究院內部出去的论文,其实极少,而且审核比较严,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的。
阿猫→王暉这样的。
这个快四十岁的男人,害羞的像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头一次跨上心爱黄毛的电瓶车。
车座还有点黏糊的那种。
“翟总,我知道公司有规定,工作成果属於公司...这个您放心,不过...我按照正常流程提交后...上面...上面说內容太水了...”
水到公司审核都过不了,那是相当水了,怕发出去影响研究院的牌面。
全球多少巨头、大佬关注著研究院呢..
到时候胆战心惊的点进去,骂骂咧咧退出来,长期以往有损於研究院的威望...
“我其实..一直有个梦想,想试一下期刊论文...
翟达看了他半晌,冒出来一句:“你没发过?”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没发过论文吧?
王暉尷尬的笑了笑:“我是专硕...除了毕业论文...还真没有上过期刊,哪怕是水刊..”
他想得个翟总的许可,以个人名义发了算了。
反正都是渣渣级的成果..
翟达想了想,他觉得並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也並不想开这个特例。
有了一次就有无数次,有了王暉,以后会不会有王菲、王晶、王祖贤?
都开特例么?
他虽然很隨和,但不代表没有原则,作为这艘大船的掌舵人,为一人开先河,得要考虑以后的路怎么走。
於是平静的摇摇头:“我建议你,继续精深水平,总有一天会有质量足够且合適的成果,那时再通过公司正式审核发表,不急於一时。”
王暉只能黯然的点点头,有些失落,但再爭取的胆子肯定是没有的。
之后实验室气氛沉默了许多,王暉的行动变得躡手躡脚起来,生怕再有一点动静打扰翟达。
放屁都得先掰开了再放。
只是翟达收尾的时候,脑子却也在思考其他事情。
十几分钟后,翟达准备去更衣室换衣服离开了,才突然说了一句:
“你说的论文的事情。”
王暉整个人僵住,生怕老板数落自己。
“..我不要了,我保证再也不碰了.”
翟达无语道:“我是说你等等看吧,也许过段时间,规则会有变化。”
“呃.您是说?”
翟达道:“我在考虑,发研究院自己的期刊”。”
返回家的路上,翟达开著车,构思著“研究院自己期刊”的可行性。
所谓学术期刊,有一套严格的规则,以及更多的潜规则。
这些一环套一套的东西,最后鉤织的,其实是“学术认同”,或者说.,“学术话语权”。
理论上,只要获得国家出版批准,任何公司都能发行期刊,有没有人投稿凭个人本事,但若冠以“学术”二字的前缀,那就又会多出许多法律以外的要求。
比如,国际学术权威库:如sci、ssci、scopus等是否收录。
通过他们的认可收录后,才能获得对科研人员无比珍贵的“引用频次”,即“影响因子”
未认可的期刊,即便质量不俗广为流传,人家不统计也就是个“0”。
而这个认可又会演化出许多標准,最终达成“学术话语权”的垄断。
有多严重呢?不怎么发、但天天看的翟达很清楚:深入骨髓。
举个简单的例子。
產自中国的高质量sci论文数量,占据全球总数的22.3%,但在全球学术期刊编委、评审席位中,中国人只占据2.5%。(2011年数据,且不统计华人、流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