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暴的翻译一下:科技发展有四分之一是中国人推动的,却变成了给评委表演的配角。
而所有高质量sci论文中,只有5%会发表在国內期刊,剩余的95%,因为学术体系的“以西为尊”,事关晋升、评级等,都是优先外发。
常有反思党提及,这是因为国內学术环境差,中国人不守信只讲人情世故造成的。
但这里可以先別反思了。
学术不端是客观存在的严肃內部问题,阻碍著科技发展,但这不是西方世界高高在上当裁判的理由,反观若是认真去看“不讲人情世故”的西方论文..
你会发现那边更水。
你期待那些卖血还午餐贷的学生,能有多优秀么?
这种情况到翟达重生前夕,並没有太多变化,甚至越发严重,热点论文占据全球48.4%,高引用论文占据33.8%,但依旧没有话语权。
哪怕国內学者已经在《科学》、《自然》等顶刊占据了半壁江山...
学术界人家依然是裁判,你依然是选手。
而研究院若想建立自己的期刊,做都做了就要有目的,比如一个愿景,或者一个目標。
在翟达看来,也许可以以“促进学术话语权转移”为目標。
至少平权吧?
都二十一世纪了,男女都平等了,不同国度的科研工作者还不平等?
多少知名大学的教授,出国交流谦卑如狗,这其中固然有一个时代的思想惯性,但底层逻辑还是话语权的丧失。
美国沃伦国立大学客座讲师,用英文写著就一文不值,因为这是个野鸡大学。
但换成中文,在国內够他混成名人了,如此利益下自然有人用膝盖蹭著出去,然后站直了回来,並成为这个体系的坚定拥护者。
翟达觉得,以常规思路,去办一个被学术界认可的“学术期刊”,没啥意思。
研究院进去也是“选手”,“裁判”还是那些人。
若想干掉裁判,就必须要有一点顛覆性:比如在新场地,举办新比赛!
就像.,.柯达到死也想不到,弄死它的是做手机的。
那撬动“学术话语权”的人,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弄作业系统的?
新时代,就要构建新时代的秩序,也要有新时代的“工具”。
现在的学术体系太低效了,大部分还在沿用十几年前的“邮件思维”,甚至几十年前的“信件思维”。
在翟达看来,相当低效。
离学阀太近,离社会太远。
乾脆就彻底顛覆,让他们感受一下“移动网际网路思维”。
反正研究院家大业大,不了几个钱..
想到这里,翟达拨出了一个电话,给“图灵”程墨。
“会长,我在。”
“程墨,你觉得以移动互联思维,搞学术平台,有没有搞头?”
电话那边,办公室內加班的程墨脑子转了许久。
中文果然博大精深...活久了总会遇见听不懂的內容..
翟达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你看,现在学术期刊本就没什么人看纸质版了,姑且可以理解为一个基於pc』的线上体系,你觉得第一个將学术』搬上移动端』的人,有没有机会爭取到一点话语权?”
“功能一点不复杂不是么?甚至数据量也不会很大,不过是个投稿、评审、
发表、查询机制罢了。”
“学术期刊的核逻辑,不就是影响力』么,但它们再怎么努力,哪怕累积了上百年,影响力也不过局限在学术界,但用鸿图os为支撑,范围则可以覆盖到全球、全阶层。”
“构建一个更贴近生產、生活、社会的学术平台,把那些顶著专家』名號的人外衣拔下,让所有人都能看看什么叫“学术』,也顺势重组一下学术界』的逻辑,学术也许不能平民化』,但它应该平等化』。”
“否则什么垃圾也敢自称专家,评个优秀论文....不就是篤定了学术体系复杂、有隔阂,一般人根本查不到他们么?”
“以前那些学术期刊,都给它们收录进去,反正都是公开的,但让他们蹲在下面表演...我们自己做裁判!”
说到这里,程墨已经完全明白了,脑子里开始下意识构建模擬。
就像会长说的,从程序角度,一点也不复杂。
如果有一个移动应用,可以依託鸿图的超强覆盖率,撬动那些学术人士加入,天然就会如“期刊”一样,有了基础“影响力”和“传播力”。
在上面可以顺畅的查询全球科研成果,这个体系也不庞大,比不上“通用搜寻引擎”万分之一。
顺带可以让科研人员直接交流,承担一定社交属性....本身也作为“被投稿方”接受全球投稿...审稿任务就线上匿名分发即可。
因为移动网际网路的便利,响应速度也会快很多。
到时候,收录《自然》、《细胞》、《科学》这样的顶刊,但在导览上都放在自家后面....
全球用户先看到的,是“机械核心研究院”体系下的论文,然后才是传统期刊论文。
甭管初期內容怎么样,一眼看过,就有种话语权重新分配的感觉,根植在用户心里。
哪怕科研人员,也会逐渐倾向於更方便、更快捷的使用习惯,继而进一步改变他们的认知。
科研人员也是人,也用手机,也需要省时间。
而且..也图名、图利。
当一篇论文被“机核”收录,能带来广泛的知名度和声望时,他们会来的。
会自带乾粮的来。
从基层科研人员,一路撬动到顶级大佬。
总的来说,大有可为,而且好处多多。
这同样是增加“鸿图生態”深度、强化“生態占位”的好手段。
“会长.”
“嗯?”
“不愧是您。”
翟达笑了笑:“这马屁拍的真硬,不过从你嘴里说出来,也不错了,那么你先想想,明天我去找你,我们好好合计合计。“
若规划的好.....以后学术界中。
我们也將拥有...“超级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