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桐等人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范志鹏和他的先锋明光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不牢,资金短缺不说还债台高筑,真要是拼消耗的话,对方肯定输。
饭馆瑶岭农业的资金实力雄厚,以后对于下属企业一般是任其发展,很少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些烧钱游戏不在他们的选项之中,但经过方唯的分析,似乎也不是不行。
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然后开始审议卢志文提交的改革方案。这份方案的重头戏是薪酬改革,向阳锁具之所以会有一部分人会被挖走,和这一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
“让他们先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不要紧,单独一家企业的问题不会影响全局。一旦成功,我们就可以在公司下属的所有企业当中推行。”
最终方唯一锤定音,通过了这份方案。
接下来蔡桐等人商议给向阳锁具注资的事情,大家争论了挺长时间,最终决定给向阳锁具注资6000万元,并继续吸引人才的加入。
有了这笔钱,企业的发展压力顿时减轻了很多。
向阳锁具在行业内的名声很好,技术储备丰富,一定能打一个法翻身仗的。
开完会,时间到了午夜时分,蔡桐等人都喊饿得不行。
“这个点钟哪有吃的?都去我家吧,我给你们煮碗粉吃。”
方唯笑呵呵的邀请大家去自己家里吃粉,这会儿阿姐和盘莲应该都睡了,自己动手也能搞点吃的,就是味道难以保证。
蔡桐他们几个笑着摆了摆手,说算了,这么晚了别折腾,睡一觉起来再吃饭。
方唯也不勉强,独自一人返回了家里。
翌日。
公司的相关部门接到了蔡桐的指令,很快就将向阳锁具的改革方案的批复下发,同时财务部给向阳锁具先期划转了3000万元。
第二笔3000万元大概要等一个月之后。
卢志文接到公司的批复,同时又拿到了第一期的增资款,顿时信心大增。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粮草,林林总总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大半。
时间匆匆,各单位先后开始了插秧工作。
今年公司需要培育【南光四号】、【南光五号】、【农优83】、【农优精品016】等稻种,另外还有【南豆336】、【玉香一号】、生、黄豆、蔬菜等作物的种子。
就在这个过程中,王松林打来了电话,新一代小蜜瓜培育成功。
“你们的速度可真够快的啊!我看看,新品种到底有哪些优势。”
方唯开车来到了瑶寨,显得很高兴。
虽说小蜜瓜不是啥重要的作物,但这么快就取得了进展,还是让他有点意外。
新一代的小蜜瓜首先是产量增加了两成多,其次是味道更佳,香甜可口,尤其是增加了一点蜜香味,使得整个的味道层次更加丰富。
“也是我们运气好,第二轮种植就发生了大面积的变异。变异品种真的是太完美了,我估计新一代的小蜜瓜一上市就能大卖特卖。”
王松林也很开心,培育新一代小蜜瓜的事情比预想的要容易。
当然,这其中主要是运气的成分,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松林,你这边抓紧时间进行验证,然后开始育种,争取到今年年底可以批量上市。”
方平查看了样品,然后翻了翻种植记录,觉得新品种的小蜜瓜没什么问题了。
不过后续的验证工作、试种工作还得按部就班的进行,最迟到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定型。
为了庆祝新一代小蜜瓜初步研究成功,方唯请大家去县城吃了顿饭。另外,后续的奖励也不会少,大家都很开心。
还是老规矩,新一代小蜜瓜的学术成果归作物所和研究所共有,经济成果归他所有。
实际上这些项目之所以能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属性的加成作用,别看他好像操心不多,但实际上各种属性值的调整才是成功的关键,无一例外。
当然,他个人的经济收益并不多,授权之后获得的提成比例很小,但架不住他手上拥有的专利成果实在是太多了,一年几百万元的进项都是小意思。
这还是他大幅让利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瑶岭农业的任何一个拳头产品,都离不开方唯的授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