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先是宣读了第三家单位的标书,对方的报价超过了底价的43%。
接下来的事情毫无悬念,瑶岭农业以超过底价50%的报价拔得头筹,经过现场商议,县里宣布瑶岭农业中标。
招标小组的成员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方唯向他们表示了祝贺。
这个结果不出意外,只不过多掏了五成的承包费,开标会之后他就找了罗志敏。
“现在你们满意了?我们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土地承包费莫名其妙就上涨了五成,你们这是想把公司逼走啊。”
方唯很不爽,虽然再次拿下了育种中心的4万亩土地,但这么一折腾就增加了很多成本。
倒不是这笔钱掏不起,只是总这么个搞法,对企业来说很不友善。
“方支书,我的方支书,这件事真不是县里的意思。承包费是小头,就是上涨一倍又能有多少?我向你承诺,五年之内县里绝不会主动上涨承包费的。”
罗志敏就害怕瑶岭农业离开新林县,新林县地处偏僻,一个工业园区、一个瑶岭农业绝对是县里的两大经济支柱。
而且县里效益好的企业,大多是瑶岭农业的下属企业。
这要是把瑶岭农业得罪了,人家抽身去了外地,整个县里的财政就得崩。
“五年之内?五年之内你在不在新林县了还两说。”
方唯也没有过份,表达了一下自己的不满之后,就离开了罗志敏的办公室。
他其实也清楚这件事和县里的关系不大,但要是不趁着这个机会把有些话说出来,以后还不定会有什么麻烦。
这就丑话说到前头,省得有些人老动歪脑筋。
晚上。
方唯刚回家坐下,就听见盘莲在院子里喊:“三哥,过来帮我搬一下东西。”
两人的车平时都停在院墙外,现在村里就这么两台车,随便停哪里都不会堵路。
“来了。”
方唯随即起身走了出去,等来到盘莲的车跟前一看,好家伙,整个后备箱和后排座位满满当当的,塞满了诸如肥皂、洗衣粉、牙膏、食用盐等等生活必需品。
还都是一整箱一整箱的,看着头皮都发麻。
“莲,你这是要开小卖部啊?”
就这些东西,家里一年都用不完,他的怀疑当然很有道理。
“开什么小卖部,大家都说生活用品马上要大幅涨价了,买一些囤在家里慢慢用。”
盘莲还挺骄傲,也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风,这两天到处都在传物价要上涨的事情。
不少人行动了起来,见什么买什么,就连火柴都成箱的往回搬。
她也不甘示弱,家里平时用的多的日用品只管买就是了,这和家里有没有钱没关系,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很有成就感的说。
方唯不禁一拍脑门,遥远的记忆浮上心头,他都快忘了“抢购风”这一茬了。
在价格改革和价格闯关的这几年里,诸多的谣言都是针对物价的,慢慢积累,终于引发了这一股抢购风。
反正大家见什么买什么,有抢购日用品的、有抢购家用电器的,就连蜂窝煤都有成吨的往家里买。
这是不理智消费的代表,据说有些人家抢购的物资可以用好几年。
“还是妹子会过日子。”
千万句的吐槽最终化为了一句夸奖,方唯抱着几个箱子就去了屋里。
夫妻俩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回,才把车上的东西搬空。
方唯有个心得,千万不要和婆娘讲道理,讲也讲不通。反正家里的房子大房间多,囤多少东西都能放得下。
其实按照家里的经济条件,就算物价上涨一倍对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阿姐晚上做了四菜一汤,都是方唯爱吃的,所以他就喝了两杯。吃到一半的时候,大嫂田桂从外面走了进来。
“莲,听说马上要大涨价了,明天我想买一些东西放家里存着,你去不去?”
田桂和大家打过了招呼,便坐到了盘莲的身边。
她在家匆匆忙忙吃了晚饭跑过来,就是想喊上盘莲明天一早去赶圩,多买一些日用品回来。
好在家里的大米、食用油等不需要囤积,要不然她还得去几千斤大米。
“我已经买了一些了,不过,我明天可以陪你一起去,看还缺点什么不?”
盘莲三口两口吃完了晚饭,便拉着田桂去一边说话。
稍后,阿姐也参与了进去,三个女人显然都对抢购很感兴趣。
方唯默默的摇了摇头,自顾自的喝着小酒,最后还吃了两大碗米饭。
吃完饭,他去了书房,给张文远打了一个电话,询问了一下公司最近的销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