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最近的小家电、电风扇都卖的不错,空调的销量也略有上涨。支书,有什么新情况吗?”
张文远先是一五一十的汇报了公司的销售情况,然后才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方唯笑着把最近的涨价传言说了一下,并告诉对方最近大概会会形成抢购风潮。
“是有这么个可能,我得让他们赶紧多备一些货。”
张文远马上嗅到了商机,现在买空调的家庭是少数,但其他的家电正在快速的进入普通人的家里。
公司出产的电风扇、和小家电本来就很受欢迎,趁着这股风潮应该能多卖一些。
两人聊了一会,便结束了通话。
方唯打完这个电话就离开了书房,这时田桂也走了,两口子便一起出门散步。抢购风这事儿他给张文远提一嘴就行,其他的他也懒得多说。
匆匆数日。
抢购风潮愈演愈烈,很多经销单位的货物都空了,一些人见什么抢什么,甚至有人光是囤积的盐都可以吃十年八年。
完全不可理喻。
方唯和蔡桐等人打电话沟通了一下,打算从即日起上调各类种子以及各个品种大米的价格。
短短的一段时间各类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他们要是不动,根本承受不住成本的压力。
公司基本上没什么库存的稻种,其他经济作物的种子库存也很少。但蔬菜种子的供应较为分散,倒是能在第一时间吃上一波红利。
大米属于连续销售的产品,是这一波涨价的最大受益者。
涨价风潮迭加抢购风潮,很快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在出台了多项政策之后,市场上的物价才趋于平稳,消费也回归了理性。
不过涨起来的物价可没那么回去了,回落有一些,但再也回不到从前。
“三哥,我到底还是冲动了哈。”
盘莲望着一屋子的各种产品,有些哭笑不得。
这么多的东西不知道用到啥时候去。
“无妨,回头去寨里带一些过去,我正好去看望一下孤寡老人和五保户。”
整个瑶岭合作社好几万人,家里这点东西根本不不够分的。
方唯打算拿一些去瑶寨当做慰问品,因为他知道这些弱势群体是不会去抢购物资的。
说干就干,周末,一家人便带着大量的物资去了瑶寨。
他是寨里的头人,去看望孤寡老人和五保户是他的义务。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这么做的,平时要是想起来也可以去慰问一下。
礼多人不怪嘛。
从瑶寨回来后,方唯便驾车去了衡州生产基地。
衡州生产基地一边完成了春播工作,一边还在进行建设。公司承包的土地倒不错,但需要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整体工程在今年下半年就能完工。
“支书,我们现在居住的是建议宿舍,新的办公楼和宿舍正在修建之中。水利设施和灌溉系统已经提前完工,谷仓等设施即将完工。”
连片的水稻生长的不错,但整个基地还显得有些忙乱。
本着不能耽误生产的原则,优先建设的是生产设施,其他设施包括员工宿舍都得往后排。
“员工宿舍不能拖太久,抓紧时间把它建好。”
方唯没别的意见,就是员工们的居住条件比较差,让他有点恼火。
“是我们考虑的不周全,马上改正这个错误。”
基地负责人赶紧认错,随后调整了工程的安排。
总的来说,方唯还是挺满意的。衡州这边的土地到手的时间不长,能有现在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但不管怎样都不能让员工遭罪,在这一点上他一向都不含糊。
晚上。
方唯体会了一下临时宿舍,整夜都没睡好,蚊子太多了。
所以,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员工宿舍的优先等级再次调高,顺序排到了第一,大概在夏收前后就能完工。
他在衡州生产基地呆了三天,然后就返回了村里。
其他地方他就不去了,留给方平去巡视,他还能清闲一点。
过了两天,他接到了香山那边的消息,向阳锁具的第二条生产线投入了运行。这个进度比原计划快了很多,可见卢志文等人一定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他对卢志文等人有信心,就凭瑶岭农业这块金字招牌,就没那么容易被范志鹏他们打垮。
直到此时,方唯才真正出手。
为了外贸订单的事情他分别给吴天明和江石月打了电话,这两人的路子都很野,的确能帮上大忙。(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