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能做的就这么多,关键还是要看卢志文等人的手段。
向阳锁具在国内的口碑不错,外销市场需要耐心,如果不犯大的错误,那么形势就会慢慢的好起来。
方唯暂时放下了这件事,经常在两个试验田之间来回跑。
公司的事情不用他太操心,抓大放小,一般也不怎么管具体的事务。
随着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很快就要进入汛期。每一年的防汛都是头等大事,当地的气候条件极易产生各种灾害,在防汛的同时,还得防备干旱。
“支书,今年应该会风调雨顺,进入汛期之后,雨水充沛但瞬时雨量都不大。”
上午。
方唯见到了赵金生,两人聊了一会。
赵金生虽然不是气象专家,但他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一般来说判断的还是很准的。
“希望是这样,不过我们还是提前做好预案。”
其实方唯这样判断的,不过该做的准备工作不能马虎。
用不上是最好,一旦发生变化,这些准备就能避免或者减少损失。
稍后,方唯回到了办公室。
今天还有几件公务需要处理,处理完他打算去一趟育种中心。
育种中心的4万亩土地依然在公司的手中,没有影响到这一季的农业生产。说实话,这一片土地都是上好的水田,要是丢了还怪可惜的。
“支书,中心这一季的育种工作很顺利,没有因为之前的事情有任何变化。我听说市场上的稻种价格涨了不少,咱们今年的效益一定会更好。”
中心的负责人陪着方唯去田里转了一圈,的确看不出什么问题。
方唯了解了基本的情况之后,就离开了育种中心,这边一切正常,几乎不用他操心。
瑶岭农业发展到现在,生产已经形成了规范,在没有外力破坏的前提下,比如像自然灾害等等,每一季的收获都能预估出来。
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偏差。
晚上。
方唯回到家,看见盘莲和阿姐两个人正拿着一台寻呼机在仔细研究。
“咦?哪来的bb机?”
寻呼机早些年就有了,只不过最初是在大城市流行,最近才开始下沉到县一级。
瑶岭乡已经建设了基站,不过基站的数量不够,在社里就收不到信息。
“公司给你配发的,人家送到家里来了,你看看。”
见方唯走了进来,盘莲便起身把bb机递给了对方,阿姐直接去了厨房炒菜。
“怎么?寻呼台准备在村里建设基站了?”
寻呼机需要发射台,一座发射塔覆盖的范围还不小,只不过农村的人口比较分散,寻呼台直到现在才开始做下沉市场。
没有配套设施,寻呼机就是一块废铁。
“好像有这个说法,我不是很清楚。”
盘莲真不知道这个情况,方唯也不介意,打算回头问一下赵勇。
过了几天,盘莲等人也配发了寻呼机,寻呼台派人在附近的山丘上建立了发射台,大家的寻呼机便有了用武之地。
只不过这玩意对大部分社员来说用处不大,就算有了寻呼机,回电话也是一个头疼的事情。
再说了,大家暂时也没这方面的需求。
不过方唯很清楚,要不了多久寻呼机的巅峰就会过去,随着山寨机的强势崛起,就算农村也有很多人会拥有手机。
方唯试了一下,在办公室和在家里都能接收到寻呼信息,他便把寻呼机随身带着。
万一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别人找他也方便一些。
公司给主要的管理人员都配备了寻呼机,这几年公用电话也多了起来,就连村口的小卖部都安装了电话机,通讯的确发达了。
这天上午。
方唯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突然接到了罗志敏的电话。
对方请他去一趟县里,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文件,便驾车去了县城。
“方支书,县里的氮肥厂计划扩建,你们公司有没有兴趣参与?”
县里的氮肥厂始建于八十年代初,属于县里的直属企业。
这两年生产规模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扩建的计划提出来了多次,但由于资金的问题迟迟没有落实。
银行贷款有些问题,经县里研究决定决定吸纳社会投资。
方唯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答应回去考虑考虑,实际上他对这事儿不感兴趣。因为他很清楚,等以后各地的小化肥、小水泥等都会被淘汰,现在投资等于是打水漂。
罗志敏倒没有逼他,这种本来就讲究你情我愿,说多了反而伤感情。
“罗书记,没别的事儿我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