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布里亚托利面前展露出来的“保守”,只是保护陈向北的一种手段,不期望这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去过分压榨。
可如果跨入q3需要临门一脚,哪怕前方就是万丈深渊,奥德托都会毫不犹豫的踹向陈向北。
车手成绩说穿了,都是拿命拼出来的,扛不住压力就应该被淘汰。
“我会的。”
陈向北没有任何质疑,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中午留下来复盘这一圈录像。”
“中午?”
听到奥德托这句话,站在旁边的测试工程师马佐拉提出异议。
“奥德托,连续高强度练习跟排位,车手需要一定的放松空间调整状态。”
“你这样做会过犹不及。”
确实周六练习赛跟排位赛之间,仅隔了一个午饭时间。
要是陈向北用来复盘录像的话,别说是放松跟休息,就连吃饭时间都会被侵占。
马佐拉能理解奥德托想要陈向北跑进q3的心态,不过这在他看来明显有些急了。
面对马佐拉的反对,奥德托没有回话,只是目光看向陈向北。
“马佐拉,我没问题。”
陈向北心领神会的给出答案,相比较休息他确实更需要抓紧时间进行复盘。
与此同时布里亚托利也靠了过来,把手搭在马佐拉肩膀上说道:“你远远低估了中国小子的忍耐力跟努力,他可以不需要任何休息时间。”
布这句话是半开玩笑半认真。
他在围场内这么多年接触过很多车手,曾经布里亚托利认为舒马赫是最努力的那个。
无论获得过怎样的成绩,舒马赫没缺席过任何一次训练跟试车,他是一个用努力兑现了天赋的车手。
直至布遇到了陈向北,他才改变了这个认知。
中国小子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可以说对自己“残忍”的程度。
只要坐上赛车,他就是一台“赛车机器”!
车队经理都这样说了,马佐拉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
伴随着车组成员解散,陈向北则跟奥德托以及泽野弘树等人,来到了车手休息室打开投影仪,参考特鲁利以及历史车手的排位录像,对陈向北操控跟路线进行复盘。
“北,t3弯道的apex点并不在正中心,方向盘需要偏左4度,才能切出更接近直线的过弯线路。”
“t5跟t6是个连续组合右弯,你在走线过程中修正次数过多,加起来起码损失了0.1秒的速度,需要做到完美的循迹刹车。”
“t9弯道的速度慢了,舒马赫04年在这里的时速为209公里,你才跑出来193公里,足足差16公里的弯道速度,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奥德托这次认真无比,相比较巴林这种最近几年才加入赛季的新赛道,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这种跑了十几年的“老”赛道,他有种更丰富的经验跟了解程度。
很多时候无论是比赛工程师,还是策略组成员,往往都不会直接去教导车手怎么开车。
最多就是给出大方向的战术,亦或者根据赛车各项数据变化提供调整方案,具体操控都是车手自己独立判断。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谁能教f1车手怎么开车?
能拿到超级驾照成为f1车手,除开井出有治这种硬推上马的“神人”,就已经意味着车技站在了六十亿人的巅峰。
强如舒马赫或者塞纳,都不敢说去指导同行,最多就是客套下互相学习。
奥德托也是如此,陈向北在f3赛事以及揭幕战,他就已经不再具体细节上去指导。
不过这一次,奥德托必须去抠抠细节。
因为他已经发现,陈向北对于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过于“陌生”,熟练度跟巴林赛道没法比,完全属于一种边摸索边学习的状态。
以往陈向北很多时候,都给奥德托以及策略组成员,一种无师自通的感觉。
如今的澳大利亚大奖赛,陈向北更多展现出正常车手的一面,他也是个“凡人”,需要时间去学习跟进步。
“这个弯道侧滑非常厉害,速度再快就会冲出赛道。”
陈向北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这个理由不够充分,如今赛车空气下压力要更先进,你需要知道舒马赫能开这么快的原因。”
奥德托摇了摇头,侧滑不是借口,f1赛车时时刻刻都处于失控的边缘。
差了一两公里他能理解,16公里的时速差距,代表陈向北这个弯道跑的很差。
“我尽力。”
陈向北面色凝重的给出回答,相比较赛车性能,经验才是最难获取的东西。
f1分站赛事正赛一般情况下为300公里出头,算上练习赛跟排位赛差不多能跑500公里,舒马赫至少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跑了十年,意味着陈向北跟他有着5000公里的赛程差距。
5000公里,都足够让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人,成为一名合格的上路司机。
陈向北怎么在短短一两百公里练习赛程里面,完全理解舒马赫为什么能开这么快?
“如果实在不知道舒马赫为什么这么快,那就去模仿。”
这次奥德托没有“为难”,退一步给了陈向北解决方案。
模仿跟学习是一名后起之秀必经阶段,只是养成习惯就很容易形成误区,给自己打造一层无法突破的天板。
用中国一句古话形容,叫做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奥德托见过太多新人,盲目的去模仿塞纳亦或者舒马赫操控方式,逐渐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这种“复制人”,注定无法成为一名顶级f1车手。
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德托以往都是拿出理论数据让陈向北学习,而不是让他去专注某一名特定车手,就是担心赛车新人在没有培养出自己风格之前走入误区。
今天他算是破例了,一个小时后排位赛就要开始,没有时间去让陈向北参透领悟。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难超车的特性,意味着排位赛成绩往往就决定正赛成绩,陈向北必须进入q3才有战胜特鲁利,以及获得积分可能。
奥德托对于队内竞争持有过反对意见,却最终理解了布里亚托利的意图跟理念,退了一步选择默认。
既然无法改变车队方针,再加上hrt确实展现出了竞争力,那么人都有着自私的一面,奥德托必须确保陈向北赢得这场竞争,获取一号车手的地位跟资源。
成绩越出色的车队,地位跟资源就愈发凸显重要性。
如果hrt车队真的能成为一支争冠车队,奥德托期望看到陈向北站在最高领奖台,而不是特鲁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