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魏平山也笑了,笑容里多了几分轻松。
还好,这位大人没托大想着带人直接去锦州!
“那大人是要袭鸭绿江,还是要攻辽南?”
“你觉得呢?”
“啊?……”魏平山愣住了,“这般军务大事,哪里容小人来提建议?小人就是个管屯田的,只会算收成,不懂打仗。”
“如何不能提?”钟明辉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好歹也是哭娘岛的屯长,也管着两百多号民兵,更是常年与东江镇和辽南镇的兵痞打交道,那些人嘴里没几句实话,你能跟他们周旋这么久,想来心中也有几分想法的吧?”
“嘿嘿……”魏平山咧嘴一笑,“我这点见识,哪里比得上大帅你!这么多年来,咱们辽南拓殖区在大人的领导下,从这么一座偏僻小岛,发展到现在拥有长山(今南、北长山岛)、白翎、耿罗(今济州岛)、珍岛等数十座大小岛屿,控制人口五万余,成为整个辽海地区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
“就是东江镇、辽南镇的那些军头在大人面前,也得尊您一声大帅!不管是袭掠鸭绿江,还是攻打辽南,自是大帅一言而决之,我老魏便为前驱,打头阵,将那些天杀的鞑子统统砍了脑袋!”
望乡台的石桌上,不知何时被护卫摆上了一盘鱼干、两根玉米棒子和半块麦饼,还有半壶酒。
海风掠过崖边的松枝,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有人在轻声诉说着什么。
松针被吹落几片,飘到石桌上,沾在鱼干上。
钟明辉抓起麦饼掰了块放进嘴里,粗糙的麸皮带着淡淡的咸香,这是岛上用新收的小麦混合玉米粉烤制的干粮,比七八年前掺着麸皮的糙饼不知强了多少倍。
“从旅顺那边转来的锦州战报显示,明清双方二十大军仍在相持,并不时爆发数千人规模的战斗。”钟明辉咽下嘴里的食物,轻声说道,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洪承畴将十余万大军摆成了长蛇阵,从塔山一直铺到锦州,粮道却要绕笔架山走海路。”
“瞧这架势,这位蓟辽总督是想逼着鞑子主动进攻,依托坚垒城壕和优势的火器,来消耗鞑子的兵力。可皇太极又不傻,根本不会主动攻击明军驻守的堡垒和城寨,而是掘了几道壕沟把松山城围得铁桶似的,就等明军粮尽自溃。”
他拿起那根玉米棒子,玉米粒饱满,金黄金黄的,“这就像猫捉老鼠,猫不急着扑,就等着老鼠没力气了再下手。”
“十几万人耗在那里,光是每日粮草就得多少?”魏平山瞪大了眼睛,他管着岛上的屯田,最清楚粮食的金贵,“这要是鞑子断了明军的粮道,或者阻止笔架山营地输送粮秣,洪承畴那里肯定很难熬下去。去年冬天岛上就剩三百吨粮,我每天都睡不着觉,生怕开春不够吃。”
“呵呵……”钟明辉笑了笑,“十几天前,鞑子出动数千骑兵趁夜突袭笔架山,结果遭到守军的强力反击,未能攻克,反而损失了不少兵马。听说,带兵的主将阿济格好像还伤重不治,被火炮打死了。”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清军多半不会再攻笔架山,以免再撞得头破血流。而洪承畴对清军偷袭笔架山,肯定也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们在后面几天,抽调了八千多兵力进驻杏山、塔山两城,还隔着清军的壕沟数里远位置也挖了一条长长的壕沟,以加强松山与笔架山之间粮草输送通道的保护。”
“现在两边都加了小心,倒像是两个互相提防的贼,谁也不敢先动。整个锦州战场便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明清双方二十多万大军隔着几道壕沟遥遥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大家都在耐心地等待对方犯错误、露破绽,从而抓住机会以期一击致命。”
“所以,大帅想进兵袭扰辽南,逼得鞑子从锦州分兵,从而为明军创造机会?”魏平山问道。
“是呀,双方总是这般相持下去,也不是事!”钟明辉抓起一根玉米棒子,一颗一颗地剥着米粒,玉米粒落在手心里,圆滚滚的,带着点温热,“就大明朝廷那帮君臣层出不穷的骚操作,迟早会逼着洪承畴犯错,一个不慎,说不定就葬送了这十几万军队。……那可是大明为数不多的家底了!”
“另外,关内的形势也是愈发危急了,张献忠虽然被左良玉打得大败亏输,几乎丢光了所有军队。但李自成攻下洛阳后,声势愈发浩大,尤其在跟那个‘曹操’罗汝才合营后,一路攻府陷州,其势燎原不可扑,成为中原地区最为强大的一股流民武装,周边的明军根本无法抑制。”
“在此情势下,辽东战场却聚集了十余万大军,不仅消耗糜大,而且还让关内无有太多可战的精兵,使得各地流民暴乱愈发不可收拾。要知道,崇祯皇帝可不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君主,不会任由洪承畴手握天下强兵却无所作为。”
他用竹棍敲了敲石桌,“到时候一道接着一道圣旨催着进兵,洪承畴就是不想打也得打,那时候才是真的危险。”
“我的想法呢,很简单。锦州战场现在僵持不下,双方都在等对方露出破绽。如果我们能在辽南搞出一些大动静,清军必然会举止失措,要么调兵回防,要么军心动摇。到时候,洪承畴总能在锦州抓住机会,给予清军重创。”
钟明辉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像鹰隼盯着猎物,“咱们就做那根搅屎棍,把这潭死水搅活了。”
“大帅,我们要深入辽南腹地吗?”魏平山的声音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
“没错,最起码要碰碰海州。”钟明辉将手心剥好的玉米粒塞进嘴里,细细咀嚼着,“这两个月来,辽南镇连续攻克熊岳、盖州、耀州等几座堡寨,但清军那边根本不为所动,明显是放弃了这几处靠近海边的前沿据点。”
“但是,辽南镇在试着打了一次海州,被清军数百骑兵吓退后,便立即龟缩于盖州,不敢再深入辽南腹地。所以,咱们不妨出动兵力,拉着他们试着再去打一打,看能不能扰动一下清军的整体部署。”
“万一,清军在海州部署了数千兵力,咱们攻过去岂不是会一头撞到铁板?”魏平山有些担忧地说道:“而且,我们没有骑兵,要是遭遇清军大规模骑兵突袭,怕是……”
“我猜,海州的清军兵力不会超过五百人。”钟明辉似有成竹地说道:“甚至,辽阳的兵力也不会太多,估计也不会超过一千人。”
“大帅,万一猜错了呢?”
“昨日,我收到皮岛传来的战报,沈世奎一举攻克了凤凰城。”钟明辉轻声说道:“虽然,他向朝廷发送的捷报说,斩首清虏甲兵三百余,缴获牲畜数百头。”
“但实际上,凤凰城的清虏守军只有区区三十余人,其他被砍下来的脑袋皆为包衣和汉奴。而且,通过审讯得知清虏在宽甸、孤山、通远、连山关,乃至赫图阿拉等城寨据点,皆无太多兵力,甚至不乏空城。”
“所以,清虏应该是将境内能抽调的兵力都悉数派往了锦州,压上了他们所有的筹码,准备一举吃掉洪承畴所部十余万明军精锐,继而彻底奠定他们在整个辽东地区的军事优势。”
“而我们,就将以一块小小的砝码,轻轻地放在天平的另一边,从而打破双方之间的微妙平衡!”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