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补全朝堂的最后一块拼图
若论倒行逆施,鱼肉百姓,无过于藩王者。
暗卫挑选的目标。
或者说有人让暗卫挑选的目标,确实很好。
不多时,源源不断的情报,就从武昌传向京师。
何止是训练水师,私造兵甲,术士妄言。
楚王左右,甚至称呼其为万岁。
而且府中书信,也多有与南直隶江陵的往来。
这就不是一般的藩王了!
必须要出重拳!
终于,在暗卫勤勤恳恳的探查下,嘉靖的表情越来越狰狞。
别看他自己是藩王出身,入继大统,但藩王如果敢走他的路,那也是不会有半点容情,反倒要更下狠手。
先上车的把车门焊死,防止的正是同类人也上车。
而且宗室确实成为了国家的毒瘤,每年需要大量钱财供养不说,关键是那些藩王整天倒行逆施,不干人事,地方上别说百姓了,官员被凌辱打杀的都不在少数,可谓怨声载道。
久而久之,终于有《宗藩条例》出台,严格限制藩王特权。
限制妻妾数量,藩王娶妻需礼部审核;
削减俸禄,对藩王开支进行财政核算,减少固定俸禄。
如此种种。
不过这些终究还是针对中下层宗室,所以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
中下层宗室不同于那些王爷,他们收入来源就依靠朝廷的禄米,现在各种限制一下来,使得他们很多是真的生活不下去。
朱元璋本来想着大明一直供养着他的子孙后代,又不允许宗室自谋生路,自己谋生计,由此一些宗室被活活饿死,一些宗室则铤而走险,甚至直接造反。
朱家人造大明的反。
也没什么不对。
现在《宗藩条例》未出,楚王竟已有此不臣之心,那还等什么?
“唤陆炳来!”
紫禁城的暮色沉沉压下,乾清宫的宫灯次第亮起,在殿内投下摇曳的光影。
陆炳走入殿内时,就见朱厚熜正斜倚在龙纹御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镇纸,眼神却冷得像冰。
“文孚,楚王近日在武昌的动作,你可知晓?”
陆炳拜倒御前,闻言心头一凛。
他起初确实不知,锦衣卫对于监控地方早是力有不逮了。
实际上,每座藩王府也有各自的锦衣卫,比如他的祖祖辈辈就是兴王府的锦衣卫出身,楚王府也有类似的人手。
可显然,那些人对于楚王的忠诚,要甚于朝廷。
所以楚王的动向,还是暗卫调查的得来,对于锦衣卫显然是一份耻辱。
陆炳也有不甘,此时则斟酌着词句,缓缓地道:“臣已命人南下严加监视,定拿到实证……”
“实证?”
朱厚熜声音沉冷:“待得实证,不怕晚了么?若是再演宁王之乱,湖广百姓岂非无辜?”
殿内陡然安静下来,连铜鹤宫灯里的烛火似乎都凝滞了一瞬。
陆炳的头顿时垂了下去。
他已经明白陛下的意思——
楚王得拿下!
无论他是真谋逆,还是只是在王府内有些僭越的举动,都不得饶恕。
陛下要的是震慑天下藩王的手段。
尤其是如今隐居深宫,对于这类行径就愈发敏感,更不容许半点不臣之心!
“你亲自去一趟武昌!”
果不其然,朱厚熜的声音不紧不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楚王府中蛊惑人心,谋逆不臣之人,一个不留,统统下狱。”
陆炳暗叹一声。
楚王的恶名,他早年下广东时就有所耳闻,那当真是人憎鬼厌。
这等藩王死不足惜。
可陆炳心思也不在京师了,而是重新回到边关。
北境军报,俺答汗的骑兵正在宣大一带游弋,有开启大战的迹象。
陆炳本已拟好方略,准备亲赴边关,以锦衣卫精锐配合边军,给蒙古人一个狠狠的教训,成为青史留名的锦衣卫都指挥使。
结果出了藩王作乱,当真是晦气。
“臣遵旨!”
但他更清楚,在这位天子面前,任何迟疑都是大忌,所以念头转动之际,嘴上就已经答复。
朱厚熜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文孚可是挂念北边的战事?”
陆炳心头微震,连忙俯首:“臣不敢!陛下圣明烛照,臣唯命是从!”
“你啊!也与朕疏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