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本事出神入化,赵雍情不自禁的别过脸。
让此人近了身,生死的确在他一念之间,幸亏刘通性格温和,要是脾气暴一点,谁都会害怕他。
不过总镇带出来的人,必然也是看出刘通的优点,才放心的交给他吧。
只要刘通支持自己,许多事情自己就有底气,包括截杀汤平。
“既然如此,那我就等你的口信。”
赵雍不再迟疑。
杀了汤平,动静会闹得很大。
但是豁了出去,把事情闹大了,反而会让朝廷投鼠忌器,不能任由朝廷摆布。
总镇不养寇自重,是他觉悟高。
他们这帮人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到底要让朝廷看看,逼反了大同西军的下场,看看朝廷敢不敢这么做。
九边这多么军头。
还不是看总镇脾气好才敢欺负么。
两人都没有提张灿。
张灿最初是受到排挤去的京营,在东军衙门更是被人欺负,还是将军救了出来,要论脾气火爆,其实张灿最暴躁,否则总镇也不会把张灿留在关外。
把张灿拉进来,事态只怕真的不受控制了。
两人商讨完,刘通心情沉重。
记忆中深处差点忘记的事,曾经在张经节度使身边看到过的事,如今都回想起来,又是这些争权夺利,想方设法争斗的事。
“刘通性子太过纠结,只怕他不忍心下手。”
赵雍送走了刘通,并没有彻底相信。
“那?”
“还是按照老计划。”
赵雍留了一手。
汤平的行程并没有隐瞒人,从京城回来后先经过大同,他的家在大同,家眷并没有跟着去团山口。
团山口环境恶劣,汤平舍不得小娇妻吃苦。
想起妻儿,汤平心里就加快了脚步。
身边的亲兵们脸上挂着笑容。
头升了参将,他们荣辱与共,谁会不高兴呢。
大同城和以前变化不大。
关外贸易的商道,一条是直接从朔州南下进入山西,一条是经左云走大同南部,通过紫荆关,最快的路线抵达运河南下。
这两条商道都需要经过威远关。
最后一条才是过团山口。
进入团山口后到大同,然后过宣府,目的地是京师。
已经看到家门口。
突然街道拐角出现了一个人影,那人带着斗笠,像个普通的农夫,挡住汤平的去路,汤平奇怪道:“你这汉子当我路做什么。”
话音刚落就觉得不对劲。
一般人怎么敢挡自己的路。
正要防备的时候,那人抬起头,汤平呆住了,下意识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跟我走。”
刘通毫不犹豫的说道。
汤平身边只跟了四个亲兵,虽然都是战场上的精锐,但是刘通并不担心,何况他也带了人手,只不过目前还用不着。
“我倒要看你卖什么关子。”
虽然知道不妥,汤平不疑有他,仍然跟着刘通去了。
来到一处偏僻的巷子,进入了一家院子。
“你几时在这里买了宅子?”
“我托人租的。”
刘通听到汤平的语气,心里已经有了七分底,脸上不禁挂起笑容。
“啪。”
等听完刘通的话,汤平气的桌子一拍,站起来喝骂道:“好你个赵雍,竟然敢打我的主意。”
“这不是误会嘛。”
刘通连忙赔不是。
汤平不光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将军的书信。
将军在书信里说了,将军支持的是商业,不是支持商人,军队要守护的是规矩,而不是违背规矩的任何人,包括商人。
有了将军的指导,接下来该怎么做,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最怕的是未知。
现在有了方向,大家也不需要互相猜忌。
“此事没完。”
汤平心有余悸,如果不是刘通的原因,汤平很肯定,赵雍一定敢对自己下手。
他不相信自己,自己还不相信他呢。
只不过这回自己的确要底气不足一些,谁让自己贪图美色,娶了大户人家的的孙女呢。
“的确不能这么算了。”
刘通没有了顾虑,看着将军的书信,心生一计。
京城。
贾府派了府里两名有经验的稳婆来到王信的家里,有了这两名有经验的稳婆,王信虽然还是放不下,但也好受了不少。
如今可不比后世。
男人的命不值钱,女人的命也不值钱。
男的要去服徭役,很可能一去回不来了,女人要生孩子,同样一尸两命的不少。
到了自己头上,王信也淡定不起来。
“这些篮子,晴雯帮忙送去贾府。”王信不忘记吩咐。
晴雯正忙着收拾小孩子的物件。
平儿没多久要生了,这些东西都是晴雯在看着,生怕少了一样,听到王信的话后,不开心的说道:“这个时候了,爷的心思还在外头吗。”
这句话没理,但是晴雯的意思,王信能理解。
“你不懂。”
里间,平儿大着肚子,艰难的笑道,向晴雯说道:“信爷是好意。”
“好了,我知道了。”
晴雯不再多言。
王信进去里间,问道:“怎么样,好受些了吗?”
平儿满脸痛苦,却又带着笑容,抚摸着自己的大肚子,温柔道:“还是老样子,就喜欢折磨人,真是个小魔王一样的。”
“看他出来我怎么教训他。”
王信上前扶住平儿。
“噗嗤。”
平儿被王信逗笑了,心情好了一些,突然又迟疑起来。
“又不乖了?”
“万一不是儿子怎么办?”
“不是就不是呗,我们再生。”
王信笑道。
没有说一些无用之言,说有效果的话。
其实。
不是儿子更好。
王信知道贾府为何最近很上心平儿的事,许多人都在关注。
如果是个女儿的话,很多麻烦就不会有了。
只是对探春还是有些愧疚。
无论之前送宝剑,还是今日送篮,都对这个小女孩太过功利了些许,前者是为了告诉朝廷,他王信是有牵挂的人,后者是为了打消贾府的顾虑。
自己这么大的人,还利用一个小女孩。
王信的确认为自己做的不太对。
平儿是个精明人,听出了王信话语里的犹豫,一时间眉头微蹙,既想要个儿子,又希望是个女儿,最后叹了一声,无论是儿是女,能平平安安长大就满意了。
自己并无他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