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乾隆驾崩
安庆府的商人,虽然密议敲定了要投奔大汉,但他们没有立刻就动手。
他们这些富商确实有钱,可手里没有兵。
经过商议,他们选出王瑜作为商人代表,找到了安徽巡抚朱珪,表示他们这些商人自愿捐纳钱粮,组建乡勇协助官府守城。
朱珪闻言表面上大喜过望,先是赞扬了王瑜等商人的义举,而后很快又是釜底抽薪,允许商人出钱募兵,但不许募兵太多,就连每人的防区都被分散开来,就算真的有人造反,那也能轻松镇压。
王瑜在内的众商人瞬间傻眼,没有办法,他们只能暂时蛰伏等待时机,同时也继续观望战局演化。
万一要是汉军真打不下来安庆,那他们也能从容跳反,左右都不会太吃亏。
却说安庆府城还在围困对峙,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刚刚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喜事。
就在今年的三月初五,大汉举行恩科殿试的这天。
朱珪的一封关于江西战报折子,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送到了北京城。
因为和坤已经被乾隆调离,去筹备万寿圣节和来年的千宴,而朱珪又刚好是嘉庆的老师,所以这封急奏密折没有人拦阻,就这么一路畅通送到了乾隆案前。
乾隆看过之后,大为震怒,原来自己此前看过的捷报,全是经过和珅与地方官美化,所谓的局势一片大好全是底下人在合起伙来骗他。
南方局势已经恶化到难以收拾,两江总督战死,江南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已经被孝子嘉庆送来的两个女人,还有那些大补丹药掏空了身子的乾隆,就这么急火攻心之下一病不起。
这一次,乾隆没有了之前的好运气,或者说他的气数确实也该到头了。
皇宫太医昼夜不息,救治了一天一夜,这位已经九十岁的鞑子老皇帝,终究还是没能迈过自己的乾隆六十四年坎。
三月初七,乾隆驾崩。
这位十全老人,比之历史上多活了两个月,两个月多出来的时间,没有让他挽回清廷的颓势,反而因为六十年的在位狂欢,恣意放纵,好大喜功,进一步将清廷推进了沉沦的深渊。
乾隆驾崩当天,嘉庆迫不及待招来王杰和刘墉,要为乾隆定下庙号谥号。
按照乾隆生前留下的诸多暗示,十全武功之上,自然要有个祖字庙号,王杰和刘墉各想了一个祖字庙号。
嘉庆都没有采纳,而是干脆定下庙号高宗。
高宗庙号,只从含义上来看,应该是个好庙号。
德覆万物曰高。
好事隆重曰高。
覆帱同天曰高。
历史上的商高宗武丁,唐高宗李治,都是高宗的典范。
但,唐高宗以后,宋高宗开始,这庙号就不太行了。
因为宋高宗是完颜构,别人都是儿皇帝,他是臣皇帝,还不如儿皇帝。
完颜构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跟异族称臣的中原皇帝。
高宗庙号自完颜构开始,有了贬低讽刺的意味,就跟洛水和泰山一样,而乾隆对这三者的态度,也是出奇的一致。
不仅多次公开写诗讽刺赵构,又三过泰山而不上去。
现在,嘉庆不给祖就算了,还能用遵奉遗训来解释。乾隆为了面子,确实也说过大清祖号太多,自己实在不敢再称祖,但也很不要脸的暗示大臣“应遵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