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可不论称宗称祖,这高宗的庙号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王杰想要劝阻,但迎上嘉庆带着冷漠的眼神,想了想还是闭嘴了。
三月初八,嘉庆举办大朝会,宣布遵太上皇遗训,遵庙号为高宗。
同时任命和珅与睿亲王淳颖等一起总理国丧大事,并传谕自己的老师安徽巡抚朱珪来京供职。
三月初九,嘉庆再下圣旨,斥责在四川前线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玩嬉冒功。
并以此为借口,解除和珅党羽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
而后,嘉庆迅速任命和珅与福长安昼夜为太上皇守灵,不得擅离,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这实际上等于削夺了和珅的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九门提督的军政大权。
三月初十,正式发动。
先是给事中王念孙等官员联名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
三月十一,嘉庆经过一天核查,宣布将和珅革职,逮捕入狱,在伪清朝野掀起轩然大波,连带还有一系列的朝廷权责调整。
包括和珅被褫夺所有官职后,所有上奏的奏折文书,即日起都要直接向嘉庆奏报,而军机处不得再抄录副本,各部院大臣也不得将上奏的内容事先告诉军机大臣。
同时,又命睿亲王淳颖、定亲王绵恩、仪亲王永璇、庆郡王永璘等分掌军政大权。
至此,嘉庆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始对牢狱中的和珅正式清算。
嘉庆先是下旨命令各在京大臣,对和珅贪污弄权案向朝廷做出明确表态。
直隶总督胡季堂得到嘉庆暗示后,率先表态冲锋陷阵,这货在奏折中指责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蠢国病民、贪黩放荡,真是一个无耻小人,请求将其“凌迟处死”。
嘉庆立即批示,并要求在京三品以上官员,立刻做出表态。
这还只是政治上的波动,嘉庆一边给和珅疯狂罗织罪名,安排大臣对和珅及其党羽弹劾,同时又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和珅。
一直到了三月十三,嘉庆御批“实力查办以副委任”,全面清查和珅大案。
三月十四,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包括欺君罔上、扣压军报、任人唯亲、违反祖制、贪污敛财等等。
三月二十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将和珅凌迟处死,将同案的福长安斩首。
嘉庆先说“和珅罪有应得”,又说考虑到和珅曾任领班军机大臣,为了朝廷体面,赐其自裁,就在乾隆大丧期间执行。
历史第一巨贪,权倾朝野的和珅,就这么短短半个月不到,便被嘉庆快刀斩乱麻的诛杀。
和珅死了,死的很对,但又死的不是时候。
而且,嘉庆诛杀和珅以后,为了政治上的稳定,没有继续追查贪污,肃清吏治,反而息事宁人。
和珅亲信党羽,总共就死了伊江阿、吴省兰、吴省钦几人。
嘉庆甚至对此宣谕,专门昭告天下:“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咸与自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