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五万大军啊!怎么也不应该败的那么快吧?
再不济,双方也得先反复拉锯几天,什么时候挡不住了再拱手让徐州。
铁保全程听过战报,又看了眼城墙各段不断往上冒的火把,想了想说道:“英帅,南军已经攻破外城防线,若要继续守城,唯有先行退回徐州内城。而且,请恕下官直言,英帅带过来的大军里,只有关外八旗军与索伦军稍有可战之力,其余皆为乌合之众,不可与南军鏖战厮杀!”
康基田也说:“外城墙已经守不住了,就算现在我们勉强把南军挡回去。这缺了一段的城墙,肯定是没办法守了,堵住了也没用,南军可以破坏一段城墙,自然也能破坏第二段。前面两月挖的地道,想必就是为此而挖的,只有先退回内城,内城墙没有南军的地道,或能依托防守一二。”
这三位总算不复之前的伪清蠢官,或者说他们已经不在乎什么甩锅问题,敢去认真思考汉军到底怎么破坏的城墙。
具体手段可能还是不清楚,但至少知道跟地道脱不开干系,不然的话汉军早就炸城墙攻城了。
英和采纳两人建议,带着亲兵就往城内撤退。
城墙上还在厮杀的清军,全部都被英和放弃,对他而言,八旗不八旗的不重要,那些关外八旗和索伦军才是不能丢的本钱。
好在这是大晚上,英和就算往内城跑了,大部分城墙上的清军还是浑然未觉。
当然,觉不觉的没什么区别,防线已经全崩了,没崩的也在被带崩。
清军不是已经溃败,就是正在逃跑,勉强还有拼命厮杀的,面对汉军鸳鸯阵,愣是连拉几个垫背的都做不到。
甲八旗有什么了不起,长枪阵往前一挺就全解决了。
攻城前后才一个时辰,徐州南面城墙就被汉军拿下,杀伤斩获清军过千人,城墙的各处马道全是死人尸体。
大部分都是清兵的,也有少数来自汉军,大晚上的攻城,还是面对数倍于己的清军兵力,伤亡在所难免。
汉军又不是人均战神,总会有防备不及,或者遭到围攻力竭战死。南面外城墙被汉军攻下,各处控制城门陆续打开。
(注:正常守城,城门是不会堵死的,堵死了,反而会降低士气,除非已经是类似安西都护府的孤城……)
后续大部队点着火把,顺着城门鱼贯而入,有些为了速度,干脆不走城门,直接沿着缺口斜坡入城。
汉军大部队入城,英和刚刚带着一万多大军,进驻内城准备继续防守一波。
徐州府城内,各处街道都是灯火通明,应该说不是灯火通明,干脆就是起火烧起来了。
英和三人率军回撤的沿路,为了阻碍迟滞汉军追击,居然在一路上四处放火,制造混乱。
汉军入城以后,就看到南城区已经陷入大乱,到处都是火光冲天,还有许多趁着混乱出来抢掠的地痞无赖。里面甚至有好些之前城墙逃窜的清军溃兵,他们不跑路就算了,反而还在杀人抢劫。
杨芳又气愤,又无奈,只能对白楠说道:“白兄弟,麻烦你先带兵火速弹压南城混乱,顺便救火抚民。至于这徐州内城,我亲自率军去打,区区伪清鞑子,以为躲进内城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白楠没有意见,他只是会师过来帮忙助阵的,江北战区的指挥在杨芳,不在他手上,他也不喜欢去抢别人的功劳。
汉军再度分兵,白楠带着人马弹压各处混乱,同时安排人手救火救人。
杨芳亲自领着余下的两千军,火速杀向了徐州内城区。
“轰轰轰!”
杨芳没有盲目填线强攻,而是等到大炮全都推出来了,才对着内城墙齐射轰击。
十门大炮轰过去,内城墙的女墙直接被轰烂好几块。
这内城终究还是不如外城防御厚实,炮弹稍微一砸就有些不太行了。
杨芳正要下令让先登营抬着云车,在大炮火力的掩护下,强行攻城打上去。
忽然,城门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