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武侠江湖
晚上7点20分,暑气未散的铜锣湾华灯初上。
顾俊辉挽着杨柳,带着田甜、林老师、小何及两名保镖,穿过熙攘的人流,来到嘉禾海运戏院门前。
戏院外巨大的海报墙十分醒目,霓虹灯光将大理石外墙照得明亮。
田甜仰头看着戏院气派的装潢,忍不住惊叹:“这影院好气派!跟咱们国内的完全不一样。”
林老师也感慨道:“是啊,国内的影院大多是国营的。
也就大城市的影院会分几个小厅,小县城、地级市里,基本都是一个大礼堂似的大厅,哪有这样同时放好几部片子的阵仗。”
顾俊辉听着两人的对话,在心里暗自盘算。
明年辉远传媒参与院线建设,会配合国家即将推行的院线制度改革。
在核心地段拿地自建城市综合体,将电影院与商超结合,打造出全新的娱乐消费模式。
一行人走到售票窗口前,被眼前琳琅满目的海报吸引。
小何指着《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的海报,咋舌道:“嚯!关之琳演的十三姨,这扮相可真漂亮!”
杨柳细看,轻笑道。
“香港媒体总爱争论90年代谁最美,有人捧李嘉欣,也有人力挺关之琳,各有各的美法。”
她转头看向顾俊辉,“你觉得呢?”
顾俊辉哈哈一笑,揽住杨柳的腰:“我又没见过她们真人,不好比较。
不过在我心里,你最漂亮。”
杨柳妩媚地白了他一眼:“这可是你说的,我回头告诉若琳去。”
两人亲昵的互动,惹得田甜和小何捂嘴娇笑。
这时,林老师凑近海报疑惑道:“奇怪,《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不是永盛出品的吗?怎么也在嘉禾院线放?”
她指了指一旁成龙主演的《一个好人》,“这部才是嘉禾自家的片子。”
顾俊辉解释:“永盛和嘉禾有合作,嘉禾投资了部分永盛的电影。
作为回报,永盛借助嘉禾在海外的发行渠道。”
林老师:“难怪,嘉禾到底是老牌,邵氏现在都没什么新片子了,影响力大不如前。”
田甜接过话头:“邵氏虽不拍电影了,但手里握着不少自建院线,光是物业租金就赚得盆满钵满。
反倒是嘉禾,旗下影院大多是租的场地,每年光租金就是一大笔开支,利润被分走不少。”
顾俊辉听着,心中思量。
邵逸夫早年布局影院物业,如今随着香港楼市飙升,资产早已翻了数倍。
反观嘉禾,虽风光一时,却因缺乏重资产支撑,难免受制。
在未来2007年,内地橙天娱乐以仅仅2亿的价格就收购了嘉禾影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物业资产薄弱。
想到这些,顾俊辉目光变得锐利。
若明年成功收购嘉禾影业,不仅要保住其电影制作与发行的优势,更要趁着地产低迷期大举购入物业,打造属于辉远的院线。
无论是推倒重建现代化影城,还是改造升级现有场地,这些物业都将成为辉远传媒在影视行业开疆拓土的重要根基。
随着经济复苏,其价值也必将水涨船高……
顾俊辉的目光移向旁边的《一个好人》电影海报。
海报上,成龙身着干练的白色厨师服,一只手高高扬起,手里攥着一根细长的意面,脸上带着标志性的自信笑容。
一旁的李婷宜满脸惊恐,正被几个面露凶光、身着黑色西装的彪形大汉拉扯着,背景是混乱的商场,货架倾倒,商品散落一地。
想着此时的成龙,应该正在非洲拍摄那部充满异域风情的《我是谁》。
在当下的香港影坛除了周星驰,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堪称“三巨头”。
而明年,这三位巨星都将陆续踏上闯荡好莱坞的征程。
香港电影市场早已不复往日辉煌。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台湾、日本资本纷纷撤资。
再加上好莱坞大片的强势冲击,无论是台湾、日、韩、东南亚市场,还是香港本土,票房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以成龙为例,一部电影的片酬高达三四千万港币,换算成美元也有五六百万之多。
仅凭亚洲市场的票房,常常难以收回成本。
但在好莱坞,一部影片动辄几千万美元的制作费用,这样的片酬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顾俊辉的思绪回到了辉远传媒的规划上。
按照计划,明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需要李连杰的加盟,周星驰也将在《少林足球》中大放异彩。
至于1999年计划拍摄的《卧虎藏龙》,是沿用原版的周润发,还是做出新的调整,还需再做考量。
若是明年成功收购了嘉禾,定会为成龙量身打造一系列作品。
助力其在2000年前后凭借《尖峰时刻》系列电影,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不仅如此,顾俊辉还计划在1999年左右进军好莱坞。
即便无法收购如华纳、迪士尼这样的七大电影公司,也要将一些有潜力的二线电影公司纳入麾下。
为辉远传媒的国际化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正思索间,田甜和小何已经买好了电影票。
一行人走进影院,穿过光影交错的走廊,朝着放映厅走去。
顾俊辉望着排列整齐的皮质座椅,暗红丝绒面料在壁灯映照下泛着低调光泽。
扫过满座的观众席,想起香港这座仅有600多万人口的城市,年票房在91到93年时竟达十亿多港币。
高峰期,平均每人每年进影院十次以上。
这个观影频次,在内地几乎难以想象。
现在内地,盗版光碟横行大街小巷,国营影院陈旧的设施与单一的排片,让许多人更愿意守着电视机消磨时间。
即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走进影院看电影,也仍是奢侈的文化消费。
可明年《泰坦尼克号》登陆内地市场,一举斩获3.6亿人民币票房。
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所有人:只要能遏制盗版、推进院线改革,再以优质大片吸引观众,内地电影市场的潜力将远超想象。
不是观众不爱看电影,是缺少好的环境与作品!
灯光渐暗,银幕亮起《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的片头。
顾俊辉却无心观影,思绪早已飘向更远的蓝图。
电影票房从来不是他的终极目标,真正的价值在于构建完整的娱乐生态。
从多厅影院与商超综合体的联动,到影视基地的全产业链开发,再到动漫、玩具等周边产品的衍生收益。
当辉远传媒的娱乐帝国成型,其辐射力将远超文化领域。
“未来涉足房产、汽车、电子产品……”
他的目光穿透黑暗,似看见了辉远的logo出现在城市地标建筑、家用轿车与智能手机上。
那时,电影与娱乐产业积累的庞大受众与品牌影响力,将成为实业发展最有力的舆论后盾。
这盘大棋,远比表面的票房数字更加深远。
……
放映厅内光影摇曳,《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剧情开始了。
顾俊辉却仍陷在思绪里。
身旁的杨柳轻撞了撞他,“在想什么呢?看个电影都不专心。”说着,将盛满爆米的纸桶塞进他手里。
顾俊辉回过神,捻起一颗裹着焦的爆米,喂到杨柳唇边。
看着她眯起眼睛咬下,才低声道:“刚走神了。”
这时,银幕上放映着李连杰凌空跃起的身影。
“俊辉,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打斗够精彩吗?
是不是顺便考察一下李连杰,为明年《英雄》大片做准备?”
顾俊辉:“也算是吧!34岁的李连杰,身手和状态都在巅峰。
不过,我还是偏爱他在《中南海保镖》《新精武门》里的角色,现代扮相更能突显锋芒。”
(日后李连杰闯荡好莱坞,虽有高光时刻,但也接过不少配角,甚至形象不够正面的角色。
若想让成龙、李连杰这些功夫巨星真正接过李小龙的旗帜,在国际站稳脚跟,形象塑造至关重要。)
“要把他们推向世界,剧本得攥在自己手里。”他喃喃自语。
杨柳疑惑看着。
顾俊辉只是摇头轻笑,其心里已盘算开了。
未来收购好莱坞电影公司,必须组建专业团队打磨剧本,量身定制既能展现东方功夫魅力,又符合国际审美的角色。
甚至,还得涉足媒体行业,收购欧美主流报纸,掌控舆论话语权。
让这些功夫巨星的形象始终以最正面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