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文化入侵和文化自信
“.对《阴阳师》的看法啊,那最后我就简单聊几句”
“首先,网易是一家令人值得尊敬的科技公司,其研发实力和产品品质是有目共睹的。
《阴阳师》在美术表现、游戏质量等方面确实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丁磊先生作为企业家,其商业成就也值得尊敬。.”
“.但我不理解一个事情,为什么大家坐拥宝库而不用?反而丢了西瓜捡芝麻?
我们明明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宝库。
《山海经》记载了400多种神怪异兽,《封神演义》构建了完整的神话体系,《搜神记》收录了大量民间传说。
这些文化瑰宝中蕴含的妖怪形象,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极具东方特色,完全能够支撑起一个恢弘的幻想世界。
从文化溯源来看,日本妖怪文化中约80%都能在中国古籍中找到原型,而日式妖怪仅占其中10%左右。
比如天狗最初源自山神的形象,加以改变形成当前具有超自然能力的“鸦天狗”或“山伏天狗”。
又如封神演义里面的九尾妖狐,衍变成为了“玉藻前”,地狱观念中的“阎魔”变为“阎魔大王”。
这些案例不胜枚举。
我们坐拥无尽的资源,更应加以利用和根据当今时代特色进行加工,《神魔录》诞生之初就是如此考量,但即便当下公测,也只是挖掘不到10%,可见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多么广博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更热衷于借鉴而非创新。
当下的一些现象值得大家深思:
某些同行宁愿去京都采风,也不愿便览华夏大好河山取景;宁愿重金聘请日本声优,也不愿扶持本土配音产业;宁愿把‘式神’、‘术式’这些舶来词挂在嘴边,也不敢大大方方用'天地玄黄'、'山海异兽'来命名。
甚至连抽卡都恨不得画个'五芒星'。
这种文化表达上的不自信,实在令人扼腕。
如果这是日本公司的作品尚可理解,但出自华夏开发者之手,不论初衷究竟为何,难免让人产生“捧着金碗要饭“的感慨
这样放在过去,这种行为是会被万众唾骂,丢石头打死的,只能说现在社会进步了,大家都很文明.
在文化输出的大背景下,游戏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文化载体。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优秀作品,让全球玩家通过游戏了解真正的华夏文化。
哎呀,说了简单说两句,一不小心发散了一下。
那个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思考,无意否定任何企业的商业选择,每个团队都有其创作自由和发展路径.”
当任何话题上升到家国大义,其他所有问题都会不攻自破,什么抄袭借鉴,在这面前都不是问题。
最近dlg夺冠引发的高校狂欢也表明,年轻一代对文化自信的渴望。
这边彼岸游戏总裁访谈一出,只是放在大众能看到的地方,都不用公关层面在做什么推波助澜的举动。
自然而然许多网友为其声援和辩经。
在知乎热榜上形成鲜明对照:一边是《阴阳师》日式文化的争议,另一边是对彼岸系列作品的集体捍卫。
“从黑神话到荣耀世界,从大圣归来到彼岸周边,这些文化出海的标杆之作正在树立民族自信。”
“若在特殊年代,这种行为怕是“
“也不能这么说,游戏本身,确实做的不错,是用心了的。”
“游戏再好玩,屁股歪了有什么用?是华夏的妖怪种类不够多么?”
“要我说,猪厂养猪不挺好的么?丁老板别做游戏了,继续老本行养猪去吧.”
这场舆论交锋恰恰印证了:当文化自信成为时代命题,民众对文化产品的评判标准早已超越娱乐本身。
甚至无需陈默亲自出马,仅凭彼岸游戏负责人孙子维在采访中的寥寥数语,便掀起足以扭转乾坤的惊涛骇浪。
丁磊阴沉的脸色下,愤怒之外更藏着难以言说的忌惮。
自从年中彼岸跟百度合作,令业内一片哗然后。
这个姓陈的就突然一反常态地韬光养晦起来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京城零售事件、彼岸游戏至多只能看到彼岸几名大将,难觅陈默踪影。
而今孙子维一席访谈,竟让网易耗时两年打造的战略级项目《阴阳师》陷入空前危机。
难道我连跟陈默打擂台的资格都没有了么?
丁磊开始怀疑人生。
现在小马哥跟彼岸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谋发展,岁月静好。
难道他早就看出彼岸所具备的不可抗力?
去年网易营收2百亿,净利率高达30%,其中一大半都是游戏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