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大明第一清廉 海瑞
“歷朝歷代十大神探第五名,皋陶。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生於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他与尧,舜,禹並称为上古四圣人。』
舜帝执政时期,皋陶是舜帝的士师,相当於国家司法长官。』
皋陶製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与五教。』
他用独角兽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
在道德上要求先民们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如此方能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虽然史学家评价皋陶时,各种观点都有,但其作为中途法律鼻祖的认识,
却是出奇的一致。』
他的法治与德治的思想,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著歷史渊源关係。,
皋陶推动的文化中的司法活动,与法律思想对中途古代的法律文化有著重要影响。』
他还被后人神话为狱神,掌管人间刑狱。
“皋陶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產。』
“为融合夷夏,以及后来中土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
皋陶是司法界的鼻祖,是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法官。
“有记载的第一步《狱典》就是皋陶製定的。』
『可以说,与神农氏尝百草从而创立了中医文化一样。
皋陶就是一手建立起来了中土的司法体系,以及司法文化。
其被大禹任命为继承人,可惜却是早在大禹之前病死。
“歷朝歷代十大神探第五名,皋陶,盘点完毕。』
赵清然的点评,隨之而来。
“皋陶这等身份地位,按理说应该排在第一名才是。”
“毕竟是始祖来著。”
他笑著说道“有关皋陶的事情,因为年代太过於久远,大都是是而非。”
“而且不断的考古发现,让之前许多流传千年的故事,都成了笑话。”
“大概也是因为,莫不清楚上古时代的那些事儿,究竟是不是真的,这才排在了第五名。”
“毕竟儒家说了几千年,说上古时代都是贤王,互相禪让给有德之人云云。”
“可后续考古发现了不同说法,说是要么就是杀掉,要么就是囚禁,爭权夺利比之后世不逞多让。”
“从人性的角度,以及儒家擅长瞎扯淡编故事的特性上来分析,上古时代的真实情况,大概率是非常残酷的。”
赵清然继续说道“至於说皋陶,是病死什么的。”
“我是不太相信的。”
“在我看来,更大的可能是被大禹干掉,为自己儿子上位铺平道路。”
“当然了,这都是猜测,谁也不知道几千年的先民们,究竟是怎么办事的。”
他的话音刚落,手机屏幕上就传来了短视频系统的短讯。
“是否去往上古大禹时空?』
赵清然想了想,还是摇头“没兴趣。”
手指滑动,继续播放短视频。
“歷朝歷代十大神探第四名,海瑞。
看到这个,赵清然当即笑了“海瑞是清官的代表,神探的话,他破过多少案子?”
短视频自然不会回应,继续往下播放。
海瑞,字汝贤,號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
海瑞祖上是明朝开国军將之后,祖上几代人接连中举为官,是妥妥的根正苗红的大明自己人。
海瑞出生於正德八年,四年后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
他的母亲谢氏,对海瑞要求很严格,不让他像一般儿童那样嬉戏玩耍。
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他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
不諂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
因此他自號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赵清然的笑声传来“这里得说明啊,海瑞是官宦之家出身。”
“他爷爷做过知县,宗族里也出了许多官吏举人,他们家是一个大家族。”
“除了父亲的遗產之外,家族的族產,也会供养他们母子,並非是某些小说里的那种说法,说海瑞出身贫寒云云。”
“真要是出身贫寒,哪里共养得起读书人。”
“毕竟,在古代读书,那可是一件极为耗费的事情。”
“不但家里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还要不停的钱供养,寻常百姓之家,根本养不起。”
天幕继续播放。
海瑞读书时,正是王守仁学说盛行的时期,王守仁就是王阳明。
王学的要点,除了唯心主义以外,还有提倡知行合一,理论和行动一致的积极方面。』
王阳明还提倡立诚,反对偽君子式的乡愿作风。
“而王阳明的这些思想,对海瑞日后的为人產生了很大影响。』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同年海瑞得中举人。
嘉靖时空。
“嘿嘿嘿嘿嘿嘉靖皇帝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他笑个不停还连连摇头“本朝可真是人才薈萃。”
“先有戚继光,再有李时珍,现在又出了个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