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榜点评了如此之多的歷代英杰梟雄,唯有本朝的最多!”
“可偏偏没有朕!”
“哪怕是上昏君榜也好了,仙长为何要无视朕?”
嘉靖皇帝的心情,是懊恼加妒忌的。
天榜盘点了这么多人,他这嘉靖一朝已经是出现了三个了。
可以说,是歷朝之中有资格单开一篇最多的,至少是之一。
然而仙长就是不提自己,搞的自己好似不存在似的。
这种被无视了的感觉,实在是让他心中非常不爽。
可哪怕贵为皇帝,对此也是没有丝毫办法。
感觉嘉靖皇帝再受些刺激,就该跟赵大似的,逐渐要黑化了。
隔年,海瑞上京城参加会试。,
来到京城,海瑞向朝廷上了《平黎策》,送上了他的治黎策略。
然而这一建议,並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而且这次会试之中,海瑞还落榜了。”
第二年恩科,海瑞依旧是落榜。
“两次会试都没考中的海瑞,决定放弃科举考试。』
“同年闰三月,广东布政使司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諭。』
看到这里,嘉靖时空的嘉靖皇帝,当即大喊。
“就是今年是吧,这海瑞是来参加科举的举子?”
“好好好,速速派人传其陛见!”
天幕看似盘点了许多人了。
可实际上,跟歷朝歷代宛如恆河之沙一样多的人物比起来,被点名出来盘点的,那都是人中之龙,绝对的依者。
能够上天幕的,每一个都是人杰。
嘉靖皇帝虽然修道求长生,可对於朝政却是从未放下过。
天幕上点评的人杰,他自然是要重用。
与此同时,京城內的琼州会馆里。
一眾琼州籍的学子,商贾,琼州驻京城办事处的吏员们,都是用极为艷羡的目光看向年轻的海瑞。
上了天榜啊。
还不是什么刺客,什么女干臣的。
这是神探榜,仙长还说他海瑞是清官。
毫无疑问,此人然后必然是要飞黄腾达了。
就像是那个,年纪轻轻就赶走了蒙古人,立下了大功的戚继光一样。
感受著四周的目光,海瑞却是一言不发。
他依旧是仰著头,盯著天幕看自己的未来人生。
海瑞很想知道,自己究竟是否做到了儿时立下的宏愿。
此时在京城之中的琼州籍,甚至广东籍的大小官员们,都在急匆匆的往琼州会馆赶过来。
上了天榜的海瑞,日后必然飞黄腾达。
身为同乡,当然是要儘快取得联繫。
这种事情,在儒家这儿那都是常规操作。
天幕继续播放。
“至嘉靖三十七年,海瑞出任淳安知县。』
『虽然海瑞只是举人身份,可却是可以通过大挑进入官场。』
当然了,以举人身份进入官场,最多也就是做到知县,几乎不可能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知县,是举人们入仕的上线,却是进士们的下限。』
正因如此,儒家时代里,科举的地位才会如此的重要。』
海瑞来到淳安县,发现这里富豪之家动輒百亩千亩土地,却是从不交税。,
而贫苦百姓们,什么都没有却是背著一身的税赋。,
他重新清丈土地,规定赋税负担,还推行保甲法,明断疑难案件等,做了许多官吏本就应该做,可绝大部分官吏却是不愿做,甚至当做生財工具的事情。”
海瑞生活非常节俭,他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僕人种菜自给。”
浙江总督胡宗宪,还曾將海瑞为母亲做寿,咬牙掏钱买了肉二斤的传闻讲给別人听。”
其为官之清廉,歷朝歷代罕有与之比肩者,在整个大明更是独一份的存在。
天幕之中这段话一出,整个嘉靖时空都为之一静。
见惯了贪得无厌的官吏的百姓们,满心不敢置信,这天底下竟然还有不贪的清官?
京城之中,原本往琼州会馆赶去的琼州籍官吏们,此时也是下令轿夫们走慢一点。
毕竟,天幕之中的那个海瑞,好似跟他们不是一路人吶。
皇宫里的嘉靖皇帝,也是明显一愣。
虽然之前仙长说了,海瑞是个清官。
可嘉靖皇帝,明显没想到,海瑞居然会清廉到这种程度。
他是见惯了严嵩父子,动不动贪墨百方两,还分给自己百方两的巨贪。
陡然遇到海瑞这样的,老母亲过寿都只能是打二斤肉的清官,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毕竟之前没见过这种人,也不认为会有这种人存在。
此时突然出现还真的有,嘉靖皇帝自己,反倒是有些无措。
至於说琼州会馆里的海瑞自己,则是留下了眼泪。
他向著南方跪下叩首,声音硬咽。
“孩儿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