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这位卫国的国君,绝对是歷史上的一朵“奇葩”,他把荒唐和昏庸演绎到了极致,堪称“玩物丧志”的典型代表。
卫懿公这人,別的本事没有,养鹤倒是一把好手,对鹤那是痴迷到了极点。他的宫廷里,到处都是鹤的身影,什么仙鹤、丹顶鹤,品种多得让人眼繚乱,数量更是成百上千。他还觉得这不够,非要给这些鹤封官进爵,按照鹤的品相、姿態,给它们划分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俸禄。
那些上等的鹤,待遇堪比大夫,每天吃香喝辣,住著豪华的“鹤舍”;次一等的,也能享受士的俸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卫懿公每次出游,那场面就像是一场“鹤的大游行”。他让鹤乘坐华丽的轩车,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美其名曰“鹤將军”。这些鹤穿著特製的锦衣,昂首挺胸,別提多威风了,而卫懿公则跟在后面,看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为了养这些鹤,卫懿公可是下了血本,不仅费大量的钱財给鹤买食物、造房子,还向老百姓徵收重税,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们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给这些鹤“打工”,心里別提多怨恨了。
大臣们看到这种情况,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跑来劝諫卫懿公。大夫石祁子和寧速,那可是卫国的忠臣贤士,他们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卫懿公:“主公啊,您身为一国之君,应该把心思放在治理国家、关心百姓上,怎么能整天沉迷於养鹤呢?这不仅耗费大量的钱財,还让百姓们受苦,长此以往,国家可就危险了!”可是,卫懿公就像被鹤迷了心窍一样,根本听不进去,他不耐烦地挥挥手说:“你们懂什么?鹤是多么高雅的动物,看著它们我就开心,国家的事有你们操心就行了。”
就这样,卫懿公在养鹤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卫国也在他的统治下,变得越来越衰败。而此时,北方的狄族正虎视眈眈地盯著卫国,他们早就听说了卫懿公的荒唐事,觉得这是一个攻打卫国的好机会。
公元前 660年,狄族首领腔瞒率领两万骑兵,气势汹汹地向卫国杀来。
卫懿公听到这个消息,嚇得脸色苍白,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对策。可是,大臣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无计可施。
卫懿公没办法,只好下令徵兵,让百姓们拿起武器,保卫国家。可是,百姓们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根本不愿意为他卖命。他们纷纷抱怨道:“国君不是喜欢鹤吗?那就让鹤去打仗吧,我们才不去呢!鹤享受著高官厚禄,我们却连饭都吃不饱,凭什么要为他送死?”
卫懿公这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他赶紧下令把鹤都放了,试图挽回民心。可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狄族的军队很快就打到了荣泽,卫懿公只好硬著头皮,亲自率领军队迎战。
他任命渠孔为主將,於伯为副將,黄夷为先锋,孔婴齐为后援,希望能打退狄族的进攻。
可是,卫军的士气低落,根本没有战斗力。他们一路上怨声载道,对卫懿公充满了怨恨。
行军途中,卫懿公听到士兵们唱著这样的歌谣:“仙鹤吃官俸,百姓苦耕耘;仙鹤坐官车,小民操兵革。敌车凶可挡,士卒作战多有死伤;仙鹤仙鹤今何在,心怀恐惧走向疆场!”卫懿公听了,心里別提多难受了,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民心。
当卫军到达荣泽时,他们看到狄族的军队纪律鬆散,毫无秩序。渠孔以为狄族不堪一击,便下令擂鼓出击。可是,狄族军队是故意示弱,他们假装败退,將卫军引入了包围圈。
卫军顿时陷入了混乱,被狄族军队切成了数段,难以呼应联络。士兵们本来就没有斗志,此时看到狄族军队攻势凶猛,纷纷丟弃兵刃车仗,四处逃窜。
卫懿公被狄族军队重重包围,渠孔劝他降下帅旗,改装逃走。可是,卫懿公此时也算是有点骨气,他嘆道:“以帅旗为號,或许可將几般人马召集一处,若无法召集,降下帅旗也是无用。
我愿以一死来向卫国百姓谢罪。”於是,他拒绝了渠孔的建议,继续奋力抵抗。可是,他一个人怎么能抵挡得住狄族的进攻呢?最终,卫懿公被乱军砍成了肉泥,他的尸体也被狄族人吃得只剩下一块肝臟。
卫懿公死后,狄族军队长驱直入,攻下了卫国都城。他们在城里大肆杀戮掳掠,无恶不作,卫国的百姓们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灾难。而卫懿公的那些“鹤將军”们,也在这场战乱中,死的死,逃的逃,昔日的威风荡然无存。
这场战爭,让卫国几乎亡国。虽然在宋桓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卫国后来又重新復国,但是,它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从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