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的荒唐行径,把卫国拖进了万劫不復的深渊,差点就灭国了。不过,好在卫国的气数还没尽,在戴公和文公的努力下,卫国又迎来了復兴的曙光。
狄族杀了卫懿公后,卫国的都城朝歌被洗劫一空,百姓们四处逃亡,惨不忍睹。这时候,卫国的遗民们在宋国的帮助下,逃到了漕邑。
大家聚在一起,想著不能就这么完了,得重新找个国君,把卫国的香火续上。他们思来想去,决定拥立黔牟的弟弟昭伯顽的儿子申为国君,这就是卫戴公。
卫戴公刚上位,就面临著一堆难题。国家被狄族打得稀巴烂,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都是一片废墟,物资极度匱乏,军队也没剩下多少人。
戴公看著这破败的景象,心急如焚,他知道,要想復兴卫国,得赶紧行动起来。於是,他开始四处奔走,寻求帮助。他向齐国、宋国等诸侯国发出求救信,希望他们能伸出援手。同时,他还组织百姓们重建家园,安抚他们的情绪。
可惜的是,戴公在位的时间太短了,仅仅一年就去世了。不过,他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卫国的復兴开了个头。
戴公去世后,他的弟弟毁被拥立为君,这就是卫文公。卫文公可不像他那些荒唐的前任们,他是个有抱负、有能力的君主。他深知卫国经歷了这么多磨难,要想重新强大起来,必须得进行改革。
卫文公一上台,就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首先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让百姓们能喘口气。以前,卫懿公为了养鹤,向百姓徵收了大量的赋税,百姓们苦不堪言。现在,卫文公把赋税降了下来,百姓们的生活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许多。他还公平地处理各种案件,做到赏罚分明,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在他的治理下,卫国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復正常。
除了这些,卫文公还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劳动,和百姓们同甘共苦。他穿著粗布衣服,吃著简单的食物,住的也是简陋的房子。他带领百姓们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发展农业生產。在他的带动下,百姓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为卫国的復兴努力奋斗。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卫文公也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他降低了关税,鼓励商人进行贸易,促进了卫国经济的繁荣。他还大力发展手工业,提高了卫国的手工业水平。
卫文公深知,要想国家强大,必须得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於是,他开始积极扩充军队,加强军事训练。他招募了大量的青壮年,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同时,他还引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增强了卫国军队的战斗力。
在卫文公的努力下,卫国逐渐从废墟中站了起来,经济得到了恢復和发展,军事力量也不断增强。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卫文公也越来越爱戴。
公元前 635年,周襄王被他的弟弟王子带赶跑了,逃到了郑国。卫文公一看,这可是个討好周天子的好机会啊。他二话不说,立刻率领卫国的军队,前去帮助周襄王平叛。在卫国军队和其他诸侯国的共同努力下,王子带被打败,周襄王重新回到了王位上。卫文公的这一行动,让卫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也为卫国的发展贏得了更多的机会。
卫文公在位期间,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迁都。他把卫国的都城从漕邑迁到了楚丘。楚丘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有利於卫国的发展。迁都后,卫文公开始大规模地建设都城,修建宫殿、城墙、道路等基础设施。在他的努力下,楚丘逐渐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城市,也成为了卫国復兴的重要基地。
卫文公的这些改革措施,让卫国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从一个差点灭国的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在诸侯国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