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建立汉朝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刘交凭藉著和刘邦的亲密关係,以及一路追隨刘邦打天下的经歷,被封为楚王,封地包括淮水以西的薛郡、东海郡、彭城郡共三十六个县,都城在彭城郡。
这封地那可是相当不错,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还远离北疆边地,没什么战事,百姓生活生產相对安定,在刘邦兄弟、侄子、族兄弟(不包括刘邦儿子)的分封里,刘交这待遇堪称顶配,妥妥的人生贏家。
刘交到了楚国后,那治理国家的才能就开始展现出来了。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立马把自己青年时期的同学穆生、白生和申公都请到楚国,让他们担任中大夫,共同治理楚国。
这几位可都是当时有名的儒生,有他们的辅佐,楚国的文化氛围一下子就起来了。在刘交的倡导下,楚国上下掀起了学习《诗经》和先秦典籍的热潮。
刘交自己也身体力行,深入研读,还为《诗经》作传注,號称《元王诗》,在当时的《诗经》学界自成一派,影响力颇大,两汉时期好多人都研究他这一派的学说呢。
在他和儿子们的努力下,楚国成为汉朝初年的文化中心之一,尤其是在《诗》的研究方面,那造诣相当高,其他诸侯国根本没法比。
除了在文化上有建树,刘交治理下的楚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也发展得相当不错。
楚国地理条件优越,適合发展农业,刘交就顺应天时,採取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的政策,和中央王朝以及其他诸侯国保持一致。
在他的治理下,楚国的粮食產量蹭蹭往上涨,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楚国的手工业也种类繁多,冶铁业和制玉业更是发达。刘交把战国时期楚国和鲁国的大批工匠都集中起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手艺。
这些工匠也不含糊,製作出了大批精美的玉器,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为楚国带来了不少经济收入。隨著农业和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商品的交易和流通也日益繁荣,楚国的商业也逐渐兴旺起来,那街头巷尾都是热闹的集市,叫卖声此起彼伏。
军事上,刘交也没落下。他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军事体系,武官体系完善,军队以步兵为主,还配备了骑兵和车兵。
在汉高祖七年,灌婴攻打匈奴的时候,楚国的战车和骑兵就参与了作战,虽然没当主力,但也在战场上露了脸,展示了楚国的军事力量。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谋反,击败荆王刘贾后收拢其兵力,渡过淮河攻打楚国。
刘交虽然兵分三路试图相互支援、出奇制胜,结果一路军队被击破后,其余两路军队也溃逃了,但这也不能完全怪他,英布那可是一员猛將,战斗力爆表,刘交能组织起抵抗,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政治上,刘交也有自己的考量。吕后专政时期,吕氏一族打压刘氏皇族,掠夺齐、楚的封地,还將齐国一分为四,刘姓江山岌岌可危。
刘交虽然忌惮吕后的残虐,没敢有太明显的反抗举动,但他也没附逆,没去拥护吕后。
为了掌握吕后的动向,他安排儿子刘郢客入朝任职,高后二年,刘郢客被任命为宗正,负责管理汉家宗室事务。
刘交自己也多次亲自入朝观望和监视,他的这些举动,对吕氏起到了一定的震慑和羈绊作用,使得高祖创立的政权能平稳度过汉初的危局。
后来吕后去世,吕氏诸王打算谋反,齐王刘襄率先起兵討伐诸吕,相国吕產派遣大將军灌婴率兵迎战,结果灌婴在滎阳倒戈。
当时打算叛乱的吕禄、吕產,一方面担心內部的絳侯、朱虚等人发难,另一方面则害怕关东的齐楚出兵,史书明確记载“外畏齐、楚兵”,这就足以说明楚国的態度和军队的威慑力量有多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