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124章 考教

第124章 考教

皇帝把三公的职能告诉了两人,太尉掌握兵事、司徒掌握民事,司空掌控水土事,而且三公还掌握了考核赏罚的权力,也就是说王朝的主要大事的决择都要由他们三人商定,王朝有过失,则由他们三人討论。

皇帝还说三公可以徵辟自己的属官,太尉可以徵辟长史一人,史属二十四人、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司空、司徒也都差不多,都可以开府。

刘胜不是很清楚父皇跟他说这些干什么,他看了看寇淑,发现她很认真的听著,和平时和他讲那些道理一般,刘胜也立刻严肃起来,虽然听不懂,但能记就记,记不清楚就回去询问王妃。

皇帝似乎也不在乎两个孩子能不能记住,等说完之后,笑看询问道,“胜儿,淑儿,你们知道朕为甚要住在北宫,而不是南宫吗?”

寇淑当然懂,三公表面上的权力如此巨大,皇帝能放心才见了鬼,所以要搞內朝,建立尚书台,省阅奏章,传达皇帝的命令,所以要住在北宫,可如果住在南宫,和三公一墙之隔,遇到什么事情,三公迅速跑过来,皇帝还怎么发號施令?

不过心里知道,寇淑是绝不会说的,见两人都如他所料的那样,相继迷惑的摇摇头,皇帝笑著说道,“回去好好想想,朕今日所言可要记住!”

说完,皇帝让两小离开,刘胜和寇淑行礼后,返回,在回身的一瞬间,寇淑想到了春秋时候赵简子选拔接班人的做法,不也是讲一些东西,看看孩子们能不能记住,其他孩子都忘光了,但赵无恤却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寇淑决定,回去之后,立刻询问荀师,把三公的职能、权力抄写下来,

不断讲给平原王听,要他记下来,至於皇帝的问题,到底怎么回答,寇淑也不知道,或可问一问荀师,看看他这个土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看著两个孩子离开,刘肇有些自嘲的摇摇头,胜儿还不到十岁,身体不好,

刚刚读书,如何指望他能迅速明白权力之道?只是不懂不行呀!

心情非常不好的刘肇在南宫转悠,很快就来到了南宫尚书台所在地,此地现在也就一些看守,並没有什么人,因为皇帝住在北宫,尚书台也搬到了北宫。

如此一来,三公想影响尚书台就比较困难,他这个皇帝实际上已经摆脱了三公的约束,可以轻易的发號施令,也是因此,外臣时不时抱怨大汉是三公备位,

权归台阁。

刘肇大权在握,在光武皇帝创设的这一套制度自然比较满意,但他同样明白这一套制度也有很大的弊病,一旦幼主登基,会如同他幼年登基时一般,使外戚做大。

皇帝不能亲政,虽置太傅主政,但实权掌握在太后手里,太后自然要用父兄主持政务,竇宪当年所行不法就是因为他为將军、侍中,录尚书事,控制禁军,

內主机密,外宣詔命,辅以竇氏兄弟掌握兵权,一步步控制了朝政。

刘肇本来就比较好色,宫中多美人,为了生儿子,又旦旦而伐,他自然有亏欠之感,不得不服用各色补药,郑眾曾私下劝说他节制,他也知道,可光光一个多病的平原王太不保险了,他总想多生几个儿子,可偏偏生不出来,看来这就是命!

刘肇每每想到父皇只活了三十二岁,就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他会不会也和父皇一样?若大汉再次出现幼主登基,女主当政,会不会又出一个竇宪?万一五莽之事重现,他如何对得起大汉的列祖列宗?

虽然邓氏是明白人,邓氏兄弟也谨慎,但邓家已歷三代,影响力太大了,比当年的王家势力还要大,太让人不安了皇帝再一次想起郑眾的建议,以寇氏牵制邓氏,確实是不错的办法,但光光一个寇氏还不够,这两家是亲家,勾搭起来弄权也是有可能的,或可再加上一个梁氏。

若是他天不假年,邓绥临朝称制,从三公中选择一人为太傅,辅佐幼主,邓鷺可以为侍中、录尚书事,以邓氏的强大影响力牵制外朝,不使外朝做大。

寇鰲、梁商则一监羽林,一为卫尉,如此即便邓氏做大,也可以做一些平衡,只是要想维持好平衡,也需要新君脑子清楚,哪怕年岁小,也不能上当,胜几还不行,但胜儿加上聪明的主妃应该有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明百朕为什么考教!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唐仙 创建救世组织,全网直播收容 我真不想和网癮少女谈恋爱了! 独宠绿茶我惨死,全家哭着悔断肠 让你臥底,没让你勾搭大嫂! 武碎星河 重生在龙塌,宠妃抱着陛下哭 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 穿成大佬恶毒前妻后,被全家团宠 入狱五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