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辞让
广成苑属於皇家林苑,皇帝刘肇自然早就知道广成苑的交州稻长势喜人,成功的希望非常非常大,他同样非常关心,所以在收割日这一天,他把蔡伦派过去,告诉他搞清楚亩產之后就要立刻匯报。
而蔡伦办事就是靠谱,並没有让皇帝等多久,迅速报告了亩產,等发现亩產接近十斗,哪怕报告中也指出亩產这么大,也跟撒了不少肥料有关,若是肥料不够,亩產应该会下降,但皇帝还是心怒放,甚至有些失態的不断搓著手,走来走去。
这个產量实在太惊人了,远超他的想像,若是交州稻得到全面推广,岂不是意味著大汉的粮食產量有可能增加一倍以上,这意味著人人都能吃饱饭,也意味著哪怕遇到大灾之年,民间也有足够的储备,不至於流民四起,引发大规模叛乱。
在自己的统治期间,发现了这等天赐良种,嗯,还有已经在採摘的,只要接下来做好推广工作,让天下人吃得饱穿得暖,刘肇前往南阳祭祖时,完全可以挺直腰杆子告诉列祖列宗我干得非常好,足可以安慰你们的在天之灵。
他也可以自豪的告诉后世子孙,朕给你们续命了,你们要感恩,等到朕踏腿了,不管是届號,还是諡號,全部都要挑选最好的!
成为皇帝的人,自然最在意的就是身后名,刘肇发现身后名得到了足够的保障,当然是心怒放,不过等到蔡伦新的报告到来后,皇帝先是一愣,然后不得不苦笑,这个鲁恭,真会挑时候,他这么当眾一说,岂不是逼看朕册立太子吗?
清河王府出事之后,刘肇的心態已经有了不小的改变,他开始按照太子的標准培养刘胜,但他还是不太愿意册立太子,倒不是討厌刘胜母家卑微,也不是顾忌皇后,更多的是刘肇的一片爱子之心刘胜和寇淑同龄,按理说身高应该比较接近,可寇淑比刘胜高了大半个头,
不仅身高差很多,寇淑的脸色、体型都比刘胜强太多,每每看到刘胜身边的人小心翼翼的样子,刘肇还是担心刘胜活不到成年。
刘胜已经快十岁了,一旦被册立为太子,对他的要求就不一样,他需要承担许多事务,比如说学习更多的东西,祭祀宗庙等等,刘胜的身体扛得住吗?
太子被册立后,需要准备一套班底,太子需要管理太子宫很多人,劳心劳力,即便有王妃帮助,刘胜总不能什么都不管,他现在行吗?既然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没必要太早册立刘胜为太子!
內心深处,刘肇还有一丝执念,他自觉这些年干得相当不错,按理说不至於子嗣这般困难,若是现在册立了刘胜,未来生出了健康的皇子怎么办?
刘胜的身体状况摆在那里,哪怕未来长大成人,也不可能有太多精力主持国政,到时候內受制於邓寇,外受制於朝臣,这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但凡有可能,皇帝还是想培养一个健康的太子,这不仅仅是皇后所思,也是他所想。
皇帝当然也考虑过先立太子杜绝內外凯,等到未来有了健康的皇子,再换人,本朝也有东海王、清河王的先例,只要做得漂亮,按理说不至於太过惨烈。
但皇帝清楚,平原王的情况不一样,平原王妃寇淑德行太高,又有诸般格物大功劳在,虽小小年纪,但宫中宫外都颇有人望,一旦废,就必须动大手术,
要不然利益受损的各路人马就有可能反扑权衡再三,皇帝还是不打算立太子,反正现在就这么一个儿子,万一有意外,也只能是他,总不会是別人,但现在鲁恭这么一手,皇帝就被动了,皇帝想了想,决定按兵不动,先观察观察各方的反应。
当天晚间,兴奋无比的寇回到府中,与心腹开始了密议,赵广等幕僚都觉得需要趁热打铁,儘快做实太子之位,不过虞谢则有些犹豫。
现在有了永元稻的加持,鲁恭、徐防这等重臣,蔡伦这等顶尖宦官,梁商、
邓弘这一类的外戚也支持,按理说,平原王再进一步入主东宫,水到渠成,但帝后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是不清楚,支持,乃至於不反对都可以,但若是他们起了別样心思,那就麻烦了!
“陛下怎么可能反对?”
“诸君不要忘了,陛下今年不过二十五,皇后今年也不过二十出头,正是生育年龄,包括皇后在內的宫中妇人隨时可能怀孕,若是平原王身体康健也就罢了,偏偏平原王身体贏弱———
说到平原王的身体,寇鰲也是头疼无比,就算把平原王推到了太子宝座,他身体不行,活不过当今天子,那寇氏就惨了。
“如之奈何?”
“何不观察一番再定,同时也当询问王妃和荀郎中!”
寇微微点头,女儿聪明,一定要听一听,也不差这一时半会,而与此同时,邓鷺和邓绥这对兄妹也都得到了消息。
邓鷺点点头,说邓弘做得对,要论起来,邓鷺现在最稳当,妹子是皇后,寇淑也要喊他一声姑父,两边都是至亲,真正论起来,立平原王对他更有利,不仅他这一代保住了,他的下一代邓凤是寇淑的表哥,也不存在问题“
邓鷺高兴,得到消息的邓后虽然心有不甘,但权衡一番后也只好默默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