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女主之心
寇淑这一把確实是以退为进,因为她知道帝后有顾虑,她完全没必要违帝后,选择退一步,做足了孝悌谦让,说出去也好听,可仔细一看,皇帝有儿子吗?现在压根没有,自前就这么一个独种,不是他又能是谁?
就算未来皇帝生出了儿子,寇淑也不是很怕,皇帝没几年好活了,只要不是突然驾崩,但凡皇帝有能力说遗詔,继位的还是平原王。
若是皇帝突然驾崩,连后事都没办法交代,然后被邓绥利用,搞一把大的,
立了幼子,寇淑也可以等,洛阳皇宫很可能真有辐射,有碍婴幼儿成长;就算没有辐射,汉和帝的种子不行,也会影响到婴儿的长大。
在寇淑的记忆中,汉和帝之后,真正在宫廷中长大的只有刘胜和后来的汉顺帝刘保,后来汉灵帝的两个孩子,也是在宫外长大,其他那么多皇子,估计最起码几十个,全部天折,这么低的概率,寇淑自然不怕。
在清河王子刘祜已经出局,且可能的皇侄继位模式被捅出来,加之平原王文有“功劳”,得到外朝认可的大背景下,邓绥应该不敢放著平原王不立,跑去册立一个年幼的皇,而且今天寇淑还可以提醒了一把,无子才可以立其他皇族,
为的就是让她记住!
在寇淑看来,平原王未来继位的可能性在95%以上,甚至更高,何必著急登什么太子之位,东宫虽然豪华,但地面和墙壁用了一堆大理石,后世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那些大理石有辐射应该是真得。
相比於东宫,目前刘胜和寇淑的住处要简陋不少,到达皇子所,住了几天后,寇淑以担心修宫殿时地基下放了水银,可能损害皇子身体为由,把后殿宫女们居住的地方打扫打扫,带著平原王一起住了进去。
宫女的住处比较简陋,应该是后来盖得房子,並没有用到大理石,寇淑还是比较放心的,等到未来有朝一日,她准备搬到南宫刘秀时期的宫殿居住,光武帝在南宫一口气生了那么多儿子公主,大多顺利长大,活到四五十岁的不再少数,
老宫殿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寇淑的搞法,皇宫內部自然有不少议论,不过大家也搞不清楚寇淑说得对不对,但这大半年以来,平原王身体好转了不少,所以皇帝没有纠正的意思,但如果被立为太子,搬到东宫,再想这般干就不行了,寇淑可不想早死。
另外还有一点,寇淑还有另外一重想法,土人集团极有可能想插手刘胜的教育,这是寇淑不能忍的,哪怕要组建刘胜的教育团队,寇淑也必须处於主导地位,皇子或许还好办,但太子就不好办了,皇帝若是任命了太子少傅,主导权就转移出去了。
基於这么多考虑,寇淑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回绝了邓后的试探,而她不知道的是,她和平原王两人的回绝也让邓绥调终於下定了决心,不再主动去追求什么养子。
皇帝未必能生出新的儿子,就算有儿子,现在平原王得到群臣拥戴的局面下,皇帝也未必允许她收养,就算她可以收养养子,养子能不能长成也不清楚,
就算长成了,也未必和她亲近。
养子长大之后,生母若在,鬼知道会怎么对待她这个养母,虽然大家都说马太后和先帝关係很好,先帝很孝顺,可马太后死后,大小宋贵人被杀,太子被废,马氏外戚一败涂地。
若是养子生母早早去世,那问题就更大了,未来肯定有那等小人说是和她有关,搞不好就会变成邓氏一族的催命符·—·
说到底,养子不是亲生之子,过分执著没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平原王被寇淑教育的很好,確实是淳厚的孩子,只要多加笼络,还是可以好好相处的。
而寇淑小小年纪,智慧天成,辅佐的平原王滴水不漏,这种女孩子註定会成大器,她也已经决定不与她对看干,两人母女又相称多时,寇淑一直十分恭敬,
只要她做足了母亲的姿態,做实了这层关係,两人也是可以好好相处的。
邓绥心里很明白,只要熬到皇帝驾崩,她就是皇太后,大汉以孝治国,她所拥有的权力近乎是无限的,只要拉拢好寇氏,与寇淑做好权力分配,以平原王的身体状態,她完全可以长期掌权想到这里,邓绥起身,把平原王和寇淑扶起来,拍了拍他们的膝盖,表態道,“淑儿,胜儿,你们两个都是天生仁德孝悌的好孩子,本宫也知道你们有谦让之心,只是本宫身体不好,恐无子嗣之望,也无心效仿明德马太后收养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