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上纲上线
元兴元年五月,大汉三公相继进行调整,半年时间,三公换了两茬,虽然还是百官之首,但影响力大打折扣,朝野上下都知道真正说得算的是邓氏兄妹。
一些文臣本来还指望寇氏外戚发挥一些作用,没想到出了正月旦大朝会寇淑说了一段话以外,
其后几个月人虽然上朝,但就是不说话,而少府卿的皇后生父寇也非常低调,除了和格物学者们打交道以外,压根不插手政务。
从种种资料来看,寇父女不是什么安分人,为什么这么老实,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答案在五月底揭晓,车骑將军邓鷺在徵辟一批名士的同时,给皇太后和皇帝上书言事,提到了办学三件事。
一有关太学事,是光武帝时期营建,现在已经相当破败不堪,而且人满为患,很多人连住得地方都没有,这怎么行呢,有必要整修一番,並修建一些宿舍。
邓鷺同时指出太学生中人才济济,两年才招录十几人,实在太浪费人才了,有必要多徵招一些人才,同时他也提出完善孝廉和太学生相关选举考试,寇淑提到的相关办法,他都一一列举邓鷺上书的第二件事指出格物学对治国大有益处,建议在灌龙园办一所格物学堂,分设歷算、
水利、农学、医学、天文、冶炼、机械、建筑、地理、航船等专业,徵招相关人才担任教授,並鼓励皇族、列侯以及感兴趣的土人学习。
邓鷺上书的第三件事指出大汉多年没有战事,名將凋零,年青將士並没有多少战事经验,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人才缺乏,所以邓鷺请求设立大汉教武堂。
大汉教武堂分设步、骑、水战、辐重、城防、地理、战史、兵器等专业,徵招经验丰富的军中人员担任教授,除徵招军中中下层军吏接受培训以外,那些为大汉中兴和这些年因军功得到高等级爵位的將门后代都可以报名,经过考核后入学。
也就在邓鷺上书三件事之后,少府卿寇紧接著上书表示支持,然后又说国家財政紧张,让国家財政出钱盖房子有些不合適。
然后他就说起了洛阳商人们诸般事情,建议修一些房子,可以给一些待遇,以吸引商人,好高价出售,然后以这一块的收益建立学校,以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寇认为盖房子这些事情可以让少府来组织,若是有费,可由少府代为垫付,不需要朝廷出任何钱粮,朝廷坐收其利即可·
对於新成立的两所学校,寇认为有必要归属少府,他也说了一番理由,格物学堂的理由很简单,少府有很多营造事和格物息息相关,其操办种种实验,也需要少府协助。
而对大汉教武堂,寇认为大汉的皇帝也必须懂得一些军事,而且也必须与军队的未来之星有一些接触,也要向未来之星们教导一番忠於天子和大汉的道理邓鷺和寇这一唱一和,朝臣们立刻明白过来,这两家肯定是商量好了,给太学修房子,提高太学生的录取名额,这虽然是示好士人,但归根到底是为后面两所学校准备的,给一点好处,让土人不至於激烈反对。
对大汉讲武堂,大臣们还真没办法说不对,邓鷺是车骑將军负责军事,他觉得这样做对大汉有利,他就可以这般操作,哪怕很多人明知道这是为了拉拢列侯的支持,也不好说不对,大汉以武立国,搞一所官方军校也確实说得过去。
虽然很多人不以为然,大汉强大无比,一汉当五胡,有必要搞这样的军事学校吗?但人家的地位摆在那里,他说可以就可以,这是人家工作的范畴。
而寇的说法好像也没错,皇帝不了解军事好像不妥当,与军校学员搞好关係好像也是应该的,但把军校放在少府,这玩意总觉得怪怪的,不过只要想到尚书台和御史中丞理论上也属於少府,也就不奇怪了慢慢的,所有人的目光还是看向了格物学堂,朝臣们知道这应该是皇后和寇家的想法,寇家一直在搞格物学,並打看格物学的招牌拉拢人才。
这段时间那些跟著寇家廝混的那些太学生都被安排了太子庶子和太子舍人,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太学生的注意,现在更是想从私学变成官方学校,以进一步提高江湖地位。
有心反对吧,格物学现在的声势非常大,又有永元稻、造纸术、印刷术、参精丸这一类的成就在,大家都知道挺有用,有心学习的也不少,谁不想过得更好一些但不反对吧,又觉得彆扭,这可是大汉的官学,格物学提出才几天,搞得很多还都是工匠的活计,你搞一搞私学,大家都没有意见,但上升到官学,大傢伙就是不愿意接受,怎么看怎么没有资格,实在太浅薄了!
所以哪怕是邓鷺上任的三把火,但还是有大臣上书反对,针对格物学堂表示不满,东扯西扯说了一堆不足,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不適合办成官校,有那个钱,还不如放在太学上。
同时也对寇提出给商人一些好处表示不满意,认为这不符合大汉重农抑商的精神,虽然说大汉中兴以来,放鬆了很多,但公开给好处还是不合適的,大汉不缺那份钱。
这帮人敢这么干,也是他们看穿了一点,这应该是寇家推动的东西,邓家未必乐意,可能是两家达成了一些妥协,若是这会支持一三两条,反对第二条和寇的想法,邓家搞不好乐见其成,这也有利於搞一搞分化·
邓绥把奏章递给寇淑,寇淑看完之后,十分恼火,合著就是欺负姑奶奶是吧,老娘都给好处的,他娘的还不懂事,真是给脸不要脸!
她冷冷得说道,“既然大臣们都认为要重农抑商,母亲,孩儿以为当恢復盐铁专营,现在搞这一块渔利的商人不少!”
邓绥微笑著摇摇头道,“孝章皇帝都没办法搞盐铁专营,更不要说朕了!”
“既然大汉做不到重农抑商,这等人以此重农抑商由反对就是没事找茬,母亲,可批示之,既然这些人认为重农抑商很重要,您也认可,可由这些人主持恢復盐铁专营事!”
“淑儿,你是想逼他们自杀呀!”
“此事很有些不对劲!”寇淑娓娓道来,“濯龙园內就算办不成格物学堂,孩儿办一所私学还是可以的,反正就是做做研究,並没打算安排一大堆人为官!
但窥一斑而见全貌,车骑將军上任三把火,就有人反对,这说明车骑將军威信未树,甚至是说话没人听,若是不压制住,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挑战,若是车骑將军没有威信,母亲治国束手束脚!”
“女主临朝,束手束脚,如之奈何?”
“必须立威!”
“如何立威?”
“孩儿刚才说过了,母亲可以在朝会上表示接受这些人的建议,决定继承孝章皇帝的遗愿,恢復盐铁专营,再询问那几人的意见,这几人肯定不乐意,那就以他们反覆无常治他们的罪,全部贬厅!”
说到这里,寇淑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这些人会上纲上线,我等更要上纲上线,比他们还过,孝武皇帝那些路数,虽然不能用,但並不妨碍您拿出来討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