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大难题
也就是张衡接受车骑將军徵辟的同时,洛阳皇宫內一片喜气洋洋,隨著秋收的到来,各地不断报喜,官员们挖空脑汁,想出了种种美好的词汇夸奖永元稻和,然后讚美太后和皇帝,里面各种万岁加起来几百个都不止。
虽然主要功劳与自己无关,但邓后的心情也非常不错,因为这一波优良物种推广的主力各公田產出无数,极大的缓解朝廷的压力。
“寇少府今日奏称,今年归属少府直接管理的公田可增收永元稻二百多万石,收入总六千多方斤,此类物资纺织成布帛,製成被等物,少府当增收10方方钱以上!”
“寇侯肯定是低估了,翻倍都有可能,吉贝布的售价是普通的麻布四倍以上,就算吉贝布的產量大增,怎么也有三倍·——“
哪怕对寇淑心有忌惮,但邓绥的嘴角还是忍不住露出了笑意,这是很大很大一笔钱,此时是大汉的鼎盛时期,有人口5000多万人,田地700多万顷,每年的算赋和更赋加起来大概有90万万钱。
大汉田租不多,三十税一,加之今年又减免了发大水的四州一半田租,据估算,今年的由租收入大概是14万万钱,所以帝国大司农总收入在104万万钱左右,地方留下六成,所以汉廷大概可以收入四十二万万钱,也就是42亿钱。
光武中兴以来,汉帝国很多收入都转移给了大司农,少府和水衡钱这两大块收入远不如前汉,
前汉时期这两块收入最高时高达100亿钱,到了此时大概只能收到13亿钱。
此时的少府收入主要是两大块,一块是少府名下的公田收入,另外一块就是盐税、商税等等包括在內的水衡税,因为大汉豪强折腾,这一块的收入真心不怎么样,所以骤然间增加了几乎翻倍价值的粮,对於处在財政困难中的邓绥而言,自然是一针大大的强心针。
虽然大司农这一边免除了发生水灾的四州一半的赋税,而南方的屯垦又是第一年,投入大於產出,但外朝官员们並没有多少难受,今天大司农收入是不行,但明年隨著永元稻和的大推广,
府库必然会迅速充实。
不管是大汉帝后,亦或是每一个王公贵族、大臣世家,不管他们是贤良,还是愚蠢,他们都知道钱好,哪怕狗屁不懂,也要时不时看一看帐册,要是没钱,他们也得瑟不起来。
所以当永元稻和证明了巨大的价值后,寇淑的声望飆涨,再也没有人对她说长道短,皇后小小年纪就能给天下人带来这么多的好处,不就是垂帘听政,搞一搞格物吗,有什么大不了,应该,太应该了!
恰好此时,格物学堂开学,第一期的格物学堂招生並不多,加起来就几百人,不过这会不一样了,一大堆人跑过去游学,不过当这些人来到格物学堂时,却相当的傻眼,因为格物学堂贴出了告示,格物学堂允许游学,但不能白游学。
凡游学之人首先要考算术,算术考试通过就可以旁听,但在旁听之前,对不起,你得和其他格物学堂的学子们一样乾乾活。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少府已经製作了一批去籽的小机器,现在產出不少,去籽是个大工程,所以格物学堂刚刚开学第一个月前半个月的任务就是帮著少府去籽,理由很简单,灌龙园学堂什么的都是少府的,少府亏钱搞学堂,帮著干点活不是应该的吗?
下半个月的任务则是军训,据说皇后找来了一批虎责郎中,要按照汉军的要求训练半个月,不管是正式学子还是游学之人,都得接受训练,
当然了,去籽和军训也可以不干,想不干,看到那三道题没,只要你解答出来,不仅不用干,还可以成为格物学堂的教授,皇后还会赏赐千金!
但如果你做不出来,又不想干活,那对不起,哪凉快哪里待著去,这里不適合你,不服气,请看看大门口的几幅字,这是帝后专门请太子太傅鲁不老爷子撰写的!
长乐宫中,格物学堂帮办邓畅正在向太后匯报格物学堂的种种,太后默默听著,说到这里时,
笑著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太过吹嘘了,不过有这个心很难得!”
“要想实现前面这四句,目前確实有些难度,这还需要我等继续努力,但第二幅升官发財请往他处,好逸恶劳勿入斯门,忠君爱民者入还是可以说一说的!”
“格物学堂有这么两幅字,档次一下子就上来了,也不知道太学那边的士人们该搞出什么样的对联,才能与这两幅字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