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妇人之见
也就在交谈间,张平子返回,邓鷺和张衡是同乡,都是南阳大族,父祖辈都有交往,
自然更加信任,张衡人品极好,文采斐然,又通阴阳算术,为皇后所重,所以邓鷺对张衡格外信任,不过张衡属於杂家,不是很喜欢政务,邓鷺多少有些惋惜。
这段时间,邓鷺对张衡的使用比较简单,让他负责皇后叮嘱的那些事情,同时帮助润色文字,这是张衡比较擅长的,恰好寇淑要製造精准计时仪器,要求邓骂搜寻相关人才,
邓鷺就把这件事委託给张衡。
张衡一听,立刻產生了巨大的兴趣,他思考片刻后说道,“若果真可行,此法或可用於改进浑天仪!”
张衡钻研天文学,一直想改进浑天仪,他的设想中,天球可绕天轴自行转动,与实际天球运动相一致,可预报天体运动情况。
这就需要浑天仪每日均匀地绕中轴旋转一周,他思虑了很久,认为用滴水为原动力,
与漏刻相连,水不断定量而缓缓地流入刻漏的水斗中。
水斗原是静止不动的,当注水达到某个分量时,其重量就胜过浑天仪和齿轮的阻力,
凸耳使齿轮转动一齿,然后抵住下一齿而再次静止下来,通过齿轮传动而使浑天仪缓慢地旋转。
但要想製造如此精密的仪器难度不小,张衡既没有人力,也没有物力,更麻烦的是,
还存在著政治风险,眾所周知,光武中兴之后的大汉格外重视纬·
所以张衡哪怕有心,也迟迟没有动手,没想到峰迴路转,按照皇后的说辞,精准计时装置必然可以用到齿轮,他恰好可以乘机摸索一番浑天仪的製造。
邓鷺对这一块兴趣一般,不过张衡乐意,他当然高兴,交谈时,张衡提到今天在格物学堂的见闻,认为格物学在炼铁业上的一些探索,或许会极大的降低军械製造成本,建议邓鷺和负责军械製造的太僕多一份重视。
邓鷺点点头,表示记下来,张衡並没有参与接下来的討论,而是返回住处,一边执行车骑將军的交代,一边准备好好验算一番,希望儘快找出新的球体计算办法“
邓鷺看著他离开的身影,有些无奈得摇摇头,要说起来张衡和皇后比较类似,两人都有治国的大才,但或许是懂的东西太多,对很多事情不太上心,比如皇后就不是很喜欢五经,而张衡则不喜欢討论政务,他们明明有这个能力。
虽然皇后这样做是好事,但邓鷺是大汉忠臣,他总觉得这般做並不是很好,邓鷺又交代一番,让其他三位幕僚收集各种奴婢惨案,然后在《京报》上登载製造舆论,並表示《洛报》和其他报纸也会响应,三人称诺也几乎在同时,这段时间格外忙碌的少府卿寇鰲在去了一趟长安,检查了关中的皇家园林物產,顺便考察关中永元稻和试点情况,並代天子和皇后祭拜汉代诸帝的陵园后,返回到了洛阳。
过去大半年,寇鰲这个少府卿做得有声有色,颇得邓后和朝野上下的认可,这倒不是因为他外戚的身份,而是他確实干得不错。
他一上任就是给先帝修陵墓,虽然有种种规章制度,但汉和帝驾崩得太过突然,各种准备不足,这件事非常不好做,不过寇在虞谢等幕僚的帮助下,还是啃下来了。
通过这件事,寇鰲证明自已有能力担任少府,而协助寇鰲的虞翊等人也顺利得到了寇淑的认可,在与帝后见面后,虞翊被拜为郎中,旋即安排到尚书台。
按照寇淑的设想,接下来的两到三年,虞谢会协助不同的尚书工作,完全熟悉尚书台各项事务,在此期间,他需要结识一些好友,並引入一些格物学者。
等到虞谢对尚书台事务非常清楚后,他会被安排到洛阳周边三河地区的某个大县担任县令,做完一任,表现出色,就可以入朝为尚书,虽然只有六百石,但分量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