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哈哈哈哈
卢璐再度大笑。
而在刘欢这两口子感慨不休时.——
上海。
新索音乐。
陈耀川关掉了收音机。
此刻的他有些麻。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信心从別家手里抢走筱晓和孙燕姿,那么现在“这两个人需要签唱片公司吗?
靠在老板椅上的他长嘆道:“就这两人的国民度她们完全可以自己组建音乐公司了!”
是的,在陈耀川看来,当下的自己已经出局了。
因为新索音乐对於筱晓和孙燕姿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签约,无非就是想要获得资源和发行。
而资源,又分为媒体资源和创作资源。
前者,当下的筱晓和孙燕姿缺吗?
当下的她们说自己想要接受个採访,华语区里会有一家媒体拒绝她们吗?
那是脑子进屎了才会说no对吧?
后者,在创作领域,现在谁他妈的比得过筱晓啊!
中国曲风都出来啦!
她自己都开宗立派啦!
当她一个人能包办一张专辑时,这个圈子里有谁写的过她啊!
至於发行?
就筱晓当下这buff叠满的状態,她前脚说想发专,后脚国家级出版社不就自己来了?
別的不说,新华音像肯定会给她发。
而新华音像对接的渠道是哪啊?
那是新华书店!
在大陆,也就中国邮政敢说自己的渠道大的过新华书店了!
不过,实事求是的说,海外,亚洲区域,新华音像的確卖不到。
但..
据陈耀川听到的消息称,大陆的出版业马上要改组了。
连接內外的中国出版集团马上就要来了。
届时,就筱晓这影响力,英语区难点,但亚洲隨便卖。
而五大?
私人企业配和这种庞然大物比吗?
五坨大便罢了!
“我操——”
“两个月不见啊——”
“筱晓你怎么就飞升了啊!”
陈耀川很痛苦。
而和他一样痛苦的还有环球的郑东汉;
百代的姚谦;
华纳的陈泽杉;
以及博德曼的包小松——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和陈耀川一样,已经看出来了,当下的筱晓不需要唱片公司了。
更是因为他们明白,就筱晓现在这种状態,只要她不作死,未来华语区的所有歌手就只能吃她剩下的残根剩饭一一没有人能红的过她!
这不是说音乐这个东西可以永垂不朽。
没有什么歌曲是能一直不停地传唱的。
而是在同一时间段发专的情况下,媒体只会报导筱晓。
因为民眾都认识她啊,报导她就有流量啊,而流量就是收视、就是销量,就是钱啊!
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玩什么哦一投了算啦!
“和这种人生活在一个时代真他妈可怜。”
郑东汉嘆了口气。
“这总不能天天躲著她推人吧?”
姚谦要把自己的脑袋挠禿了。
“要不我辞职算了?”
包小松觉得,当下,自己辞职和筱晓合伙创业或许更好。
而陈泽杉嘛—.·
“什么天后宫啊!”
“现在整个圈子里就只有一个天后啦!”
他直接就把手里准备签下张惠妹的企划书给摔了。
头疼!
业內的反应啊,外界不得而知。
而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会在乎。
因为当下的人们最期待的其实是筱晓的三专。
当筱晓三专的首发歌曲都能这么牛逼时,她剩下的八首歌会是什么样的?
该不会是想把整个市场都给屠了吧?
换做其他歌手发专嘛,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想。
三七比嘛。
这个套路大家都熟。
但筱晓躁动两天。
隨著八月一號的到来,不少一宿没睡的歌迷在清晨六七点的时就出了家门当各地的音像店老板还没开门就发现自家店被包围了后。
那满是岁月痕跡的面庞上顿时就露出了怀念的笑。
隨著盗版的泛滥,他们已经好久没有瞧见当下的疯狂了。
若是非要追索。
上一次歌迷这么疯狂,那还是在刘德华发《中国人》的时候。
再往前好像是《红旗飘飘》?
再再往前那是《亚洲雄风》。
嗯,音乐这个领域就是这么残酷。
它们是没有谁的时代的。
你想破圈?
你就只能站在时代的风口上。
不然你就自娱自乐吧。
摇了摇头,將脑袋里的感慨全部甩掉。
而隨著大门的开启没碟卖。
虽然是八月一號发专,但为了避免提前抢跑,出版社这回並没有深夜送货。
所以大家就只能等。
至於出版社有何自信,觉得一天就能铺货成功?
很简单当时间触及七点半后,绿色的邮政车辆也出现在了各大城市的大街上。
隨著它们的运送,各地的歌迷也都抢到了筱晓的三专《筱晓》。
嗯,同名专辑。
来不及看封面,来不及看歌词本。
拆掉塑封,直接就把cd塞入隨身听。
接著.
《中国话》
《牡丹江》
《东风破》
《星月神话》
《三国恋》
《寓言》
《布拉格广场》
《马德里不思议》
《月桂女神》
《亚特兰提斯》
十首歌陆续的钻进了大眾的耳朵。
五十分钟后—
“我操!”
“神专啊!”
率先听完的歌迷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