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欲控制南洋,必先控制巨港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12月5日,巴达维亚城。
一艘快船衝破南海的浪涛,歷经一个多月的顛簸航行,终於抵达了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核心——巴达维亚港。而这艘海船带来了大同社的最后通牒。
巴达维亚总督府內,气氛凝重。
总督安东尼·范·迪门將来自荷兰大使的文书重重放在议桌上,环视著在座的巴达维亚议员。
“先生们,“他声音沙哑,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大同社元首给我们下了最后通牒:东印度公司若不撤离巴达维亚,他们的舰队就会向我们发起进攻。届时,我们的结局將和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一样——被吊死在港口的绞架上。“
“吊死“一词让在座的议员们不寒而慄。议长弗朗西斯·卡隆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领口,仿佛已经感受到绳索的粗糙。
“赛里斯人一向以文明自居,为何偏偏钟情於这种野蛮的处决方式?这完全不符合他们平日展现出的优雅。
而且歷史上的赛里斯人不是对海洋毫无兴趣吗?二百多年前,他们的郑和率领庞大舰队远抵非洲,却未殖民一寸土地。如今的赛里斯人为何变了?“
安东尼总督苦笑一声:“那是明朝。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政权,他们的元首野心勃勃,要將'天朝文明'传播四方。这位元首已经盯上了我们的土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选择?“
“巴达维亚现在有多少战舰?多少士兵,能不能挡得住大同军的战舰?“一位议员急切地问道。
安东尼深吸一口气:“去年议会增派了六艘战舰和一千名陆军。现在我们拥有一支十二艘战舰的舰队和三千名陆军士兵。“
不能说荷兰人没有危机感,马尼拉被大同社攻占之后,荷兰人就预感到大同社可能会进攻他们的巴达维亚城,荷兰议会虽然不敢发动对大同社的战爭,但也增派了舰队和士兵。
现在巴达维亚的军事力在东方世界不可小覷的力量,甚至可以说凭著海军的机动性,能碾压大部分的东方国家,但对大同社来说,增加的这点军事力量,那就是笑话一般。
总督沉重道:“我们的对手拥有近三百艘战舰,据称陆军达百万之眾。更重要的是,整个东方世界都是他们的盟友。一旦开战,我们將面对整个东方的敌意。“
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这些议员都是荷兰最了解东方的人,他们清楚“百万大军“並非虚言——几十年来,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战爭,军队数量超过30万的战爭就好几场,这场混战导致的死亡人数更是超过了荷兰全国人口。
这些战爭让这些荷兰议员们知道,赛里斯是东方世界当之无愧的霸主,他们有力量碾压这片土地上任何的势力,包括他们。
弗朗西斯议长痛苦地闭上双眼:“这场战爭不能打。赛里斯人就是东方的罗马帝国。一旦与他们为敌,共和国將永远失去东方。我们只能谈判,尽力维护共和国在东方的利益。“
“大同社元首虽然残暴,但也是讲道理的,他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更是所有商人的福音。”其他议员纷纷附和。
商人的软弱性在此刻暴露无遗——当对手强大到不可战胜时,他们寧愿牺牲集体利益来保全自身。失去赛里斯贸易不仅意味著共和国损失一半的贸易额,更意味著他们每个人將损失数十万荷兰盾的收入。
“那么,我们举手表决,“安东尼总督沉重地说,“同意通过谈判让出巴达维亚城的,请举手。“
一双双手臂在沉默中举起,仿佛一面面白旗。
“通知荷兰大使与赛里斯人谈判,儘量为共和国爭取利益。“安东尼的声音里满是无奈。
大同歷十四年(公元1638年)十二月五日,京城。
荷兰大使带著巴达维亚议会的决议,与大同社代表洪承畴进行了多日的谈判,达成了议和协议:
一、本著双方互利友好的原则,大同社出资一百万两白银购买巴达维亚城。
二、大同社保证巴达维亚城內荷兰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得在当地歧视荷兰居民;
三、不得强制改变荷兰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这几条洪承畴爽快答应。毕竟一旦开战,军费开支何止百万两?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笔买卖相当划算。至於保护人身財產安全,中原地区的荷兰商馆都安然无恙,在爪哇自然也会一视同仁。
“我大同社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他们信什么神都可以,你们的作坊和店铺也能保留。“洪承畴捋著长须,话锋却突然一转,“但田地不行。今后爪哇是我大同社的领土,土地只能属於我大同社的百姓——除非这些荷兰人加入我民朝。“
荷兰大使想了想,这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能保住財產,入民朝籍好像更加有利於他们,荷兰可是商人共和国,他们根本不在意国籍,只在意能不能赚钱,算起来东方的赛里斯更加强大,更能保护他们的財產。
就这样,双方的谈判仍在相对融洽的气氛中圆满完成。
大同歷十五年(公元1639年)1月15日。
南海的暖风拂过爪哇岛,碧波万顷的海面上,一支悬掛著大同社龙旗的舰队正缓缓驶向巴达维亚港。南海舰队总督赵云飞佇立在旗舰“镇远號”的舰首,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著这座即將接管的城市。
张存孟脸色苍白的看著这座城市,內心无比庆幸道:“终於到了,俺老张还以为要死在大海上。”
赵云飞笑道:“谁让你要爭这个爪哇总督,在南洋这里坐船和骑马一样都是要学会的技能,好在有了这一趟以后,你就不用担心再晕船的事了。”
爪哇被收復之后,徐晨安排总督管当地。张存孟拼尽全力得到这个位置。
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上战舰就会遭受这份罪,他是黄土高原出生娃,虽然会游泳,但哪里经过大海的波浪,刚上船没多久,就晕的上吐下泻,一直晕了三天才適应。
吴亚军好奇问道:“那么多兄弟想爭这个总督,你是怎么胜出的?”
张存孟看著充满异域特色的巴达维亚城得意道:“那些老兄弟只知道打打杀杀,完全没揣摩过元首的心意,元首问他们要如何治理爪哇,他们就说训练军队,驱赶土著,建立坞堡,守住爪哇。”
“他们也不想想,在南洋有哪支军队是我大同军的对手,建立坞堡能防谁?”
“元首是把南洋看成了我大同社的钱袋子,比起发展军事,元首自然是更看重发展经济了,我就对元首说我到了爪哇,开垦荒地,教化土著,修筑码头,让爪哇早日成为我天朝之下之领土。”
陈诚竖起大拇指道:“还是你更加了解元首的心。修筑堡垒的確没有必要,南洋看上去四面通海,但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海域,这其中巨港城是整个南洋的核心,控制了巨港就能控制南洋,进可以以巨港为据点对外扩张我天朝文明,退则可以巨港封锁整个南洋,保护我民朝上万里的海防线。”
吴亚军点头道:“巨港对南洋之重要,不亚於河套对关中,襄阳对湖广的重要性。”
赵云飞严肃道:“像大明那样有海无防,几万里的海洋线,让葡萄牙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四处乱窜,海外的藩国更是让这些入侵者隨意攻占,如此掩耳盗铃的举动简直荒唐,这不但是对我天朝文明的不负责,更是对整个东方文明的不负责,现在这份责任我大同社要担任起来。”
比起闭关自守的大明军队,大同军更喜欢主动进攻,把危险消灭在萌芽阶段,在他们看来南洋自古以来就是民朝的故土,像大明那种外国舰队隨意进入南洋地域,甚至建立殖民地,压榨他们汉人,简直就是耻辱。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制定计划,把整个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一个个拔除,而巨港这是他们南洋战略最核心的据点。
在他看来,南洋舰队把港口定在广东太过於深入民朝腹地,不利於大同军掌控整个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