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镇抚司英俊瀟洒武艺高强的年轻千户没见著,张居正二人却在府衙门口看到了书生李乐知被乞丐追著砍。
海瑞已经派人去城门口知会,告诉眾位大臣他们等待的钦差现在正在应天府衙门。
张居正特意叮嘱,叫各部堂官不必专程来此参见,该干啥干啥去。
此时堂中张居正和老者並排而坐,饶有兴致的看著海瑞身后站著的李乐知。
李乐知在方才搏斗中弄的浑身是土,虽已整理过,却依然显得狼狈不堪。
他实在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与这位千古名臣相见,此时只是低眉顺眼地站在海瑞身后。
张居正二人从海瑞口中得知了前因后果,均是对李乐知大感兴趣,没想到在茶馆中听说的镇抚司年轻千户的事跡,竟然便是眼前此人。
却也是当这是个有趣的年轻人而已。
此来明是为徐阶第三子的案子而来,实际却是要巡视应天府清丈田亩之事,张居正见身旁老者不提,他自己便也不急著说正事,几人閒聊起来。
张居正身旁老者似乎对李乐知兴趣颇高,此时微笑著问道:“李公子,如此说来,你与那南镇抚司的渊源颇深,想来房名清对你颇为看重,却为何又来这应天府衙门呢?”
李乐知不知这老者是谁,却也知能与张居正平起平坐且敢直呼房名清大名的,定然是位大人物。
於是恭敬答道:“学生本在家中备考,只为今年秋闈......”当下把重生之后的发生种种事情一一道来。
张居正看著这少年长身玉立,神色自若,说话时不慌不忙,条理分明,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心中不免拿李乐知与年轻时的自己比较起来。
此时李乐知正说到他找房名清辞去镇抚司差事,来到应天府衙门。
张居正突然问道:“李公子,你可知这清田之事凶险非常,轻则被豪强暗杀,重则牵涉到朝中大员,甚至动摇国本。如你这般无官无职的文弱书生,何以自处?”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李乐知略显迟疑,说自己大公无私,太假。
说自己为民请命,太装逼。
沉思半晌,李乐知缓缓答道:“原因有三,其一,清丈田亩乃正国本、安民生之根基。豪强兼併,田赋流失,非但国库空耗,更使万民泣血。昔管子言『仓廩实而知礼节』,若土地不公,则民心离散,国將不国。学生虽是一介布衣,亦知此非豪强之私利,乃天下之大义。”
李乐知知道歷史上的张居正推崇“公而忘私”的精神,其改革核心就是整顿吏治、强化中央权威。
自己一定要肯定清田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目的就是把自己的目標与张居正的改革目標绑定,得到他认同。
果然张居正缓缓点头,嗯,这小子此言深得我心,然而光有一腔热血还不够。
只听李乐知继续道:“这其二,学生虽是一介白身,但尝读《汉书》,见晁错削藩,虽身死族灭,然七国之乱终平,汉室得固。今清田之险,犹胜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