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313章 时移人易

第313章 时移人易

第314章 时移人易

(312章被审核屏蔽了)

太平天国北伐之策既定,考虑到歷史上太平军第一次北伐失败案例。

彭刚一月底就曾致信杨秀清,言明北伐幽燕可缓图徐进。

第一阶段挟攻克镇江、扬州、常州、无锡之余威,兵分东西两路北上。

东路沿运河北上,攻取淮安、清河(清江浦),西路渡江北上,过滁州、取凤阳,最后夺取泗州。

皖北、苏北地区的淮泗之地得手,便可著手经营淮泗之地,以淮泗之地为下一步北伐的后勤基地和跳板。

待淮泗之地根基稳固,下一阶段便可顺势夺取歷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的徐州地方,继而北上山东,撤清廷之藩篱。

山东北通幽燕,南御江淮,西制中原,境內有丘陵地形,面对空旷平坦的华北平原呈高屋建瓴之势,进可攻,退可守。

天京方面只要取得了山东,战略层面將变得极为主动。

便能够以山东为跳板,顺势攻取京师,完成北伐大业。

只要占据山东,即使一次没能够拿下京师城也不打紧,可以退回山东重整旗鼓,以图再战。

换言之,只要能控制山东,杨秀清的北伐就有著更大的容错率。

也许是彭刚北伐策略和路线与杨秀清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也或许是时移人易,现在杨秀清已经不是四年前那个紫荆山烧炭工杨秀清,而是东王九千岁兼天父的杨秀清。不容任何人置喙他的决定,冒犯他的权威,哪怕是神天小家庭的兄弟也不行。

彭刚这纸一月底就寄出,洋洋洒洒千余言的信件犹如石沉大海,至今都没有任何回音。

“无论是北伐的主帅和部队?还是天京方面许诺我们的西征钱粮,都还没有消息。”彭刚轻嘆一声,摇摇头对左宗棠说道。

“五日前翼王曾来信,最近赛尚阿、李孟群所部的陕甘营勇和仓促组建而成的赣勇,已经从江西省垣南昌进驻至南康府前线,大有要攻打九江、湖口,疏通长江水道的架势。

翼王请求东王將顶天侯秦日纲所部兵马移驻湖口、彭泽、马当等长江沿线的要隘,为他们石家兄弟分担些压力。”

以石家为核心的翼殿主力兵马是各殿中战力较强的一支,人数也不少,具备和赛尚阿的陕甘营勇这支清廷强军碰一碰的实力。

然翼殿主力部队虽然兵多將广,但架不住石达开负责的防区也大,翼殿主力兵马平摊到九江到芜湖的七百多里长江防线。

面对大军齐聚江西南康府的赛尚阿、李孟群所部清军主力,翼殿的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石达开应当是判断出近期赛尚阿、李孟群要对翼殿经略的长江防线发起攻势,翼殿兵力太过分散,他没有十足的把握稳住目前的防区,希望杨秀清能调秦日纲到湖口、彭泽、马当一带,襄助他守住长江防线,屏护天京。

“东王允了?”左宗棠捏著鬍鬚问道。

“东王未允,不过东王许诺派遣林启荣所部东殿兵马驻防湖口、彭泽。”彭刚说道。

“顶天侯秦日纲仍旧和西殿的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他们驻守扬州。”

“东王虽然不希望顶天侯和翼王走得太近,但还是顾全大局的。”左宗棠凝思片刻,开口道。

秦日纲位居三位天侯之首,权力更是比另外两位天侯:奋天侯罗大纲、补天侯胡以晃大得多。

奋天侯罗大纲从属於北殿,补天侯胡以晃从属於南殿。

而顶天侯秦日纲仅是名义上从属於翼殿。

自起义之初,秦日纲的部队独立性就很强,先后受过洪秀全、杨秀清、彭刚的指挥,受石达开直接指挥的情况反而比较少见,石达开对此意见颇深,常与秦日纲闹得不快。

当然,秦日纲多数情况下是归杨秀清指挥,洪秀全金田起义没多久就不过问军务了,彭刚也只是在经略黔江南岸的莲山、龙山根据地的时候指挥过秦日纲一小段时间。

比之与石达开,名义上为翼殿之人的秦日纲和杨秀清更像是直接的上下级关係,也更像东殿的人。

秦日纲位高权重,乃诸王之下第一人,虽无王之名,但王之实。

“就算翼王和顶天侯走得近,他们也走不到一处去。”彭刚落座嘬了口热茶,说道。

“顶天侯已趋附东王,唯东王马首是瞻,东王其实不必多此一举。”

石达开的核心班底是宗族和那帮村的老乡。

秦日纲的核心班底是宗族和龙山银矿场的矿工老兄弟。

一殿不容二族,就冲这一点,杨秀清就算不刻意疏离石、秦二人的关係,石、秦二人也走不到一起。

“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等皆是天国宿將,俱有將才,他们北伐倒是合適的人选。东王让他们几位驻扎扬州,似是有意让他们沿运河北上取清廷河督驻地清江浦。”左宗棠接过黄大彪递上的茶水,端盏於手,並不急於喝茶。

“西殿多將才,林凤祥、李开芳是当世良將。至於顶天侯,还欠些火候。”彭刚放下茶盏,对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作出了评价。

“东王意思是北伐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略地,靡时日。河督杨以增,漕督杨殿邦都在清江浦。两位总督齐驻清江浦,清江浦总归是有几千兵马的,清江浦又为控扼运河、黄河的重镇,防备必然森严,啃下清江浦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儘管彭刚和秦日纲的私交更好,但凭良心说,林凤祥、李开芳两人是比秦日纲更出色的將领。

林凤祥、李开芳从1848年底攻打紫荆山蒙冲王作新的围堡起,就跟著萧朝贵打了一路的硬仗,作战表现要比秦日纲好得多。

秦日纲的高光时刻是在起义初期,同罗大纲携手和满清南疆第一名將张必禄的川黔旧部在黔江南岸的山区打得有来有回。

自离开了黔江南岸的根据地,秦日纲的作战表现比较一般。

当初撤围桂林,北上湘桂走廊的过程中就很能说明问题。

太平军仓促撤围桂林,以致营伍被清军偷袭,杨秀清抵达全州城后追责。

秦日纲挨了杨秀清的板子,以示惩戒,西殿的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乃至吉文元都没因此事挨杨秀清的板子。

彭刚虽然没有详细了解过太平军主力撤围桂林的具体经过,可这不妨碍他从杨秀清战后追责处理的结果,推测出这些太平天国的將领们在撤围桂林时的表现。

如果杨秀清不打算派遣一王北伐,林凤祥、李开芳这些西殿的核心將领就是最合適的北伐掛帅人选。

秦日纲官衔能压林凤祥、李开芳一头,不代表能力也能压林凤祥、李开芳一头。

秦日纲和西殿过往没有协同作战的经验。

再从军事层面考量,若杨秀清命秦日纲、林凤祥、李开芳一起北伐,无论是让秦日纲掛帅,还是让秦日纲担任副帅,都是一步臭棋。

“要是东王急得连清江浦都不想打,只能弃苏北,过滁州、取凤阳,从皖北渡河北伐。”左宗棠来回踱步思考。

“既然东王追求快,山东多半是不会打的,绕过山东只能从河南方向出兵继续北上,河南多平原,是骑兵的用武之地,天军之长在步兵,骑兵是天军的短处,东王若如此北伐,殊为不智.”

左宗棠也觉得杨秀清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略地,一味追求速战速决未免脱离实际,太过冒进了。

清廷在北方的统治基础可比南方稳固。

太平军这两年多来连战连捷,消灭了很多清军固然不假。

但太平军这两年多来消灭的清军基本上都是步兵。

清廷主要的骑兵部队,如蒙古马队、吉林马队、黑龙江马队仍旧建制齐全。

“从岳州到江寧这一路,打得太顺了。”彭刚说道。

“先生赶考亲身到过北方,了解北方的情况,东王对北方的了解,皆道听途说而来。”

太平军离开长沙后一路摧枯拉朽,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挡,难免会助长了太平军轻敌的风气,以为北伐和顺江东下一样容易。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异种之王 我有一座镜像屋 这款修仙游戏的npc过于真实了! 从脸接核弹开始无敌 灵犀渡逐光者 武圣:我能够超適应进化 提升无上限,从加入镇武司开始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皇室奶团萌翻全京城 科学修仙:从穿越两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