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自行斟酌
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原本欢迎大军凯旋武昌的武昌百姓聚集在武昌城前街,甚至是北王府附近请求彭刚为他们做主,严惩肇事鬼佬,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彭刚原本大好的心情一扫而空,比吃了一只印度小蜜蜂还膈应难受。
彭刚开放汉口,许法美两国商民在汉口经商、传教,并准予法美两国在武昌开设领事馆并非完全没有压力。
当初火轮船第一次开到武汉三镇,吓死了两个老儒生,便有部分武汉三镇的年长儒生聚集在武昌前街抗议。
彭刚是凭借着新兴政权历史包袱小,彭刚本人在武汉三镇军民眼中享有极高的个人威望,加之汉口部分商人已经从同法兰西、美利坚洋行签订的贸易订单中获利。
汉口主动开埠一事,才得以顺利推进。
法美两国使团的成员比英吉利使团还着急,甚至早于英吉利使团的代表,顶着武昌百姓的谩骂和五八门的投掷物来到北王府求见彭刚。
毕竟彭刚只是允许英吉利使团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汉口进行商业考察。
而彭刚与法美两国的合作已经敲定,签订了贸易订单,法美两国使团的成员不仅可以自由出入汉口,在武昌的领事馆甚至已经开始了施工建设。
敏体尼和马沙利都不希望因此事影响到他们两国同彭刚的合作,更不想失去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内陆市场。
彭刚已经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三名英吉利使团麾下的印度马德拉斯士兵,混入汉阳门码头调戏原本在汉阳门码头附近浣衣的妇女,言语污秽,动手动脚,还扒了人家的裤子,欲行不轨,致使两名妇女不堪受辱寻短见。
“此事同我们我国没有任何关系,我国使团人员,无论是到大冶考察的考察队成员,还是在汉口活动的商务代表、传教士,都从未做出滋扰贵国百姓的逾矩行为,还望殿下能够明辨是非。”敏体尼拍了拍粘在身上的土块,说道。
“我自然是会明辨是非的。”彭刚先是表明了他对法美两国使团诉求的态度。
敏体尼、马沙利等人听彭刚这么说面色稍缓,长舒了一口气。
他们正欲开口向彭刚致谢,彭刚不等他们开口,便继续说道:“同样的,我也希望诸位在此事上,就事论事,同样能明辨是非。
此事的前因后果诸位已经知悉,两位女士因不堪受辱寻了短见,武汉三镇群情激愤,民意汹汹,为保障你们两国使团成员和商民的安全。
在此事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为避免你们两国的人员受到波及,法兰西、美利坚的人员暂时就不要再去汉口了,也不要出现在武昌街头,我会择一安全的地方安置你们,保障你们的安全。”
“这”史密斯闻闻言眉头一皱,关切地问道。
“敢问北王殿下,这件事情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他们旗昌洋行已经在汉口相中了一块地皮用于建设旗昌洋行的大楼,如果他们旗昌洋行的人员无法前往汉口,必定会耽误旗昌洋行大楼的建设工期。
“何时能够妥善解决不取决于我,而取决于英吉利人的态度,英吉利外交代表的外交姿态,想必诸位比我更了解,更有发言权。如若他们仍旧秉持同清廷官员打交道的方式同我交涉,最糟糕的结果不排除关闭汉口口岸。”彭刚说道。
“我必须考虑到当地百姓的民意,以及为诸位的人身安全所考虑。武汉三镇的百姓,可分不出你们是英吉利人还是法兰西人、美利坚人。”
敏体尼、马沙利等人已经领会了彭刚的意思,彭刚无非是希望他们法美两国的使团成员能站在他这边,早日妥善解决此事,平息舆情。
“殿下,英夷英吉利领事阿礼国求见。”
正说间,承宣刘思进压抑着心中愤怒的情绪向刚刚回到北王府的彭刚低声禀报道。
彭刚缓缓看向刘思进,脸上看不出喜怒:“告诉阿礼国,我正与法兰西、美利坚领事商谈要事,让他先去偏厅候着。”
彭刚决定先晾阿礼国一阵子。
刘思进离开后,彭刚又与法兰西、美利坚使团交谈了一刻钟。
彭刚故作遗憾地道出,如果此事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为保持同法兰西,美利坚两国的正常商贸往来与已经达成意向的合作。
彭刚愿意以九江开埠取代汉口开埠,给法兰西、美利坚使团的成员吃下一颗定心丸。
当然,彭刚并不是真正地想以九江开埠取代汉口开埠,而是给法兰西、美利坚使团一个希望寄托。
以免法兰西、美利坚使团彻底倒向英吉利使团一边。
交谈毕,彭刚让人带法兰西、美利坚使团的成员到客厅休息用茶。
待法兰西、美利坚两国使团的成员离开大殿后,彭刚这才在大殿接见了英吉利领事阿礼国。
不多时,阿礼国在一脸嫌弃的北殿承宣官刘思进的带引下来到了北王府大殿面见彭刚。
阿礼国竭力维持着大英帝国使节的仪态,但眼底深处不安难以完全掩饰,阿礼国手中精致的手杖不住地轻轻点地,以掩饰内心的焦躁不安。
冲突虽暂时缓和,但那三个印度马德拉斯兵引发的风暴远未结束。
阿礼国不喜欢中国夏天的潮湿闷热,更不喜欢眼下这棘手的局面。
他对那些殖民地士兵的劣行并不意外,这种事情在上海时有发生,并且闹出人命也不是一次两次。
唯一的区别是,武昌当局并未给予他们领事裁判权,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雇员还是印度的士兵雇员,在武汉三镇没有超国民待遇。
他无法像在上海和广州时那样,向地方官施压,让清廷地方官出面轻松地平息此事。
过往在上海和广州,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同本地华人产生冲突,还是英印士兵雇员同华人产生冲突。
清政府似乎很怕当地人聚集在成群,会毫不客气地驱散当地民众,哪怕是在战时。
十一年前的那场对华贸易战争期间,马德拉斯步兵团的英印士兵强暴广州三元里的妇女,开棺搜掠陪葬品,被上万当地民众包围在四方炮台。
最终居然是广州知府余保纯和番禺、南海两县令出面,替英军解了围,遣散了当地团练民众,让英军从四方炮台从容撤出。
此事一度让阿礼国很费解,似乎比起外敌,鞑靼政府的官员更害怕治下的百姓自发地集结在一起,哪怕他们的自发集结是为了抵抗外敌。
“领事先生,请坐。”彭刚没有客套寒暄,直入主题。
“今日我愿意见领事先生,是为两件事。其一,关乎我们之间的贸易问题;其二,关乎人命公道。”
言毕,彭刚示意亲卫将一个樟木小盒放在阿礼国身旁的茶几上打开,并揭开油纸,油纸里头赫然是几块黝黑发亮、质地均匀的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