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倭奴金印,坛之浦
风水轮流转,绑人的变成了被绑的,原以为碰上了唐国的肥羊,结果自己才是肥羊。
四郎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该如何逃走,而这时只见陈阳悠悠地开口说:“既然没有钱,那便肉偿吧。”
此话一出,不仅四郎、连同陈阳的一眾同伴也转头看了过来,尤其苗月儿的神情最为精彩,吃惊、疑惑、恍然大悟再到悲痛,几种情绪轮番在面上出现,真叫一个精彩。
“啊,这—我———”
四郎战战兢兢,只感觉陈阳放在他肩头的那只手无比可怕,此刻他寧愿面对一百个手持利刃的武土,也不愿坐在这可怕的唐人身边。他知道武士老爷乃至於不少大名都有眾道之爱,喜欢搜集些年轻清秀的少年作为小姓服饰在左右,以满足其不可告人的欲望,却没想到原来天朝上国的人也有这等爱好。
完了完了,四郎下意识將大腿夹紧,欲哭无泪。
“你还不愿意?”
方才的劲爆发言只不过是为了开玩笑,他並不是个喜欢走旱道的,更不喜欢什么古道热肠,只见其此刻又坏笑著道:“那可由不得你——-放心吧,你只要老老实实地给我做事,钱粮兵器,都能给你提供。”
原来是要他做事为什么不早点说清楚?
四郎鬆了口气,如蒙大赦。
“这——贵人不知想要我做些什么?”
“我先问你话,你老实回答。”陈阳鬆开环绕对方肩膀的手,转而正襟危坐,“答得满意有赏,答得不好有罚。”
於是四郎振作精神,“请问。”
“你们目前共有多少人,都在哪里活动?”
“回贵人的话。”四郎连忙道:“能够打仗的青壮有八百人,將其他人也算上的话,约莫在三、四千人左右。”
“我是修道之士,你唤我一声道长便可。”陈阳琢磨了一会:“还知晓分开青壮与老幼妇孺,看来你这首领做得还算上心,你们如今都在哪里活动?”
“大部分时候在北九州的岛原、天草,偶尔也会像今天这般活动,九州共有数万教眾,皆是我等的耳目。”四郎如实地说道,“只要在北九州地界,道长无论想做什么,我们都能帮忙。”
“我对东瀛的地理不熟。”陈阳询问道:“你说的这两个地方,距离马关海峡远不远?”
“有些距离。”四郎老老实实地回话:“道长如今所在的地方,就在这两地与马关海峡之间。”
“好。”陈阳满意地点了点头,从袖子里摸出一串崭新的铜钱丟给对方,“我要去海峡那里找几样东西,你就负责替我们带路,確保前方道路畅通。
只要差事办得好,就给你们粮草军械。”
四郎喜出望外,赠的一声站了起来,“道长此话当真?”
“你当我是在消遣你们么?”陈阳比了比来时的方向,“唐津的那艘大船就是我们的,此船无惧海上风浪,只需数日便可在东瀛与中原往来,运送些粮草给你根本不在话下。”
“多谢道长,多谢道长!”四郎直接跪倒在地,脑袋几乎碰到地上,“我代教眾们在这谢过了!道长有所不知,那些大名为了打仗横徵暴敛,又因我等信教而故意迫害,致使教內的兄弟姊妹死伤惨重我等深受其苦,这才发动一撰!”
一也就是起义在东瀛的叫法,明眼人也看得出,这些参加起义的大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百姓。
“你先別急著谢我,事情办得怎样还不知道。”陈阳朝侧边退了一步,躲开对方的大礼:“等东西到手了,你再谢不迟。”
“是。”四郎恭恭敬敬地站起身,“待我交代一下教友,便隨道长同去。”
陈阳也不怕他反悔,大手一挥,任其回到教眾之中。
只见这倭人少年哇哇啦啦地向左右说了一番话,其余人则纷纷对其弯腰鞠躬,口称一声“哈依”,带著从那几名武士身上搜集到的东西,各自退回了山野之间。
苗月儿见状,在陈阳旁边道:“师兄,这小子还挺有威信的呢。”
“那肯定,不然这年纪轻轻的也做不了数千人的首领。”
待得四郎回来,手头却又多了一样东西,只见其恭恭敬敬地將东西双手奉上:“此乃乡野间寻到的唐物,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小小东西不成敬意,还请道长收下。
“还挺识时务的,这就开始做人情了。”
陈阳本想推辞,但当看见那东西的模样时,双眼微微一眯。
只见此物乃是一方小印,金质而蛇纽,正方形的印身上有蛇盘踞,乃是成色极纯的赤金。
於是,他大大方方地將其从四郎手上拿来,捏著蛇纽翻过来一看,只见上头阴刻著三行篆字,字体奇古。
......““
陈阳看了这东西片刻,笑著问四郎:“你知道这上头写著什么么?”
“我只知道这上头的大概是汉字。”四郎摇了摇头:“至於具体写了什么,
我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