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我,搬山道人,绝不倒斗 > 第580章 倭奴金印,坛之浦

第580章 倭奴金印,坛之浦

此刻,苗月儿走到陈阳身旁,探头探脑地看了起来,“师兄,这字体太难认了,就连我们也看不大明白,这上头到底写了什么?”

“你们看这五个字,端庄朴茂、结构紧凑,线条畅劲,是典型的汉代印篆。”

陈阳卖了个关子,这才道:“尤其是这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汉”字,右面的一长竖断开,右下部变成了火,这即是所谓『炎汉”。此物是实打实的庙堂之物,上头写的则是『汉委奴国王”。委又通倭,意思便是中原天子赐予倭人国王的金印。”

“这是倭人国王的印璽?”苗月儿惊讶道:“怎地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什么会出现在四郎的手上?你是从哪得到的?”

“这个—”四郎挠了挠头,也有些困惑的模样,他也没想到隨便给出的东西竟有如此大的来头,只道:“这东西是志贺岛上挖出来的-哦,志贺岛就是一个在你们那艘大船附近的小岛。”

“这东西既然是汉人先祖给倭人的,那就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陈阳说道:“还是由你掌管吧——倭奴国王,有意思,这莫非是天意要你做这几岛之主?”

若是一个中原人听到这话,知晓自己或有天命在身,只怕笑得嘴也合不拢了。可这四郎听了陈阳这话,却是面色苍白,大惊小怪地道:“道长万万不可如此说,我区区一介草民,如何坐得这尊位?天皇乃是天照大神的血脉,我与教內兄弟一,也只是为了反抗领主而已。”

与中原天子不同,东瀛的所谓天皇並无实权,只如同吉祥物一般,但却是自古流传至今,从未断绝,所谓『方世一系』。也正因此,其地位在一般平民眼中仿若神明,已脱离了人的范畴。

“王侯將相,寧有种乎?”陈阳无意在这事上爭辩太多,隨口说了一句,便將这金印丟还给了对方,“有些事只怕由不得你。”

中土神州,是周围小国眼中的“天朝上国”,无数英雄豪杰恰如天上的繁星,若说到哪位先贤最伟大,只怕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不同的答案。或许是华夏之祖炎帝、黄帝,亦或者是道祖老子,以及儒家所推崇的“至圣先师”孔夫子。

但在陈阳眼中,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则是陈胜、吴广。正是这大泽乡里的一声怒吼,才铸就了人定胜天的坚强底色。

被陈阳这一番话给嚇到后,倭人少年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走在路上不小心跌倒了数次,但即便浑身都是泥点,手中却仍不忘牢牢住那方古老的金印。

就这样,在这跌跌撞撞的嚮导指引下,陈阳一行来到了先前土御门晴浩所说的坛之浦所在一一马关海峡。

这地方算是九州岛与本州岛唯一的水路通道,掌控了这条海峡,就等同於掌握了东瀛西部海域的命脉,是一处咽喉般的要衝。昔日坛之浦一战,源氏正是以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其统治的基础,从而正式开创了所谓“武家天下”。

可以说在各种意义上,这一段海峡都与东瀛的命运息息相关。

以切利支丹为主的一,如今已爆发了数月之久,各地不堪大名盘剥的人群聚而起,令得北九州几乎处处都有烽火,而航运早也因此切断。即便秋月荒三郎没有死在半途,恐怕也难以完好无损地见到这海峡。

海浪在犬牙交错的礁石间,撞击成白色的泡沫,一遍又一遍地拍打在岸上。

海峡最窄的地方,两岸仅仅相隔七百余步,水流却十分瑞急,以至於到了可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程度。浪涛声里,仿佛仍在迴响著当年的廝杀声。

“我们到了。”

在波澜壮阔的大海面前,难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规规矩矩地穿好衣服,將两条膀子都塞进了袖子,四郎转过身对陈阳一眾道:“这里就是马关,而再前方不远处,就是当年源氏与平氏爆发海战的坛之浦了。你们来的不巧,眼下正是暗潮汹涌、水流方向来回变幻的时候,即便是当地的渔夫也不好隨意渡河。”

这一路上,多亏有这位切利支丹的首领,才使得沿途畅通。即便碰上了劫道的,也能在四郎的面子下化解一场干戈。虽说陈阳等人並不惧怕小小盗匪,但苍蝇太多,也是件烦人的事。

陈阳隨意一看,已知对方所言非虚,

不过此番他也带来了避水游龙甲,这海中的暗流就是再强,也造成不了太多阻碍。

正观察水势时,陈阳忽然一矮身,从海边的石块缝隙间摸出个锈跡斑斑的黑色箭头。

“这就是当年海战时遗留下的箭头。”四郎见状,说道:“三不五时,就会有箭头被海浪送上岸,看来道长的运气果真不错。昔日坛之浦海战的时候,正是源义经下令以弓箭集中射杀平氏的船工、舵手,这才扭转了颓势。—在这样的海上,若是失去了舱手,就算再勇猛的武士,也变成了没牙的老虎。”

东瀛的风俗文化,確实有些先秦时的古风,士这一阶层在中原已被“读书人”取代,但在这岛上还有些残留的影子,可让人以此为基础遥想过去。

见陈阳久久不语,不知在思考什么,苗月儿便走到他身边守候,怕这人一声不地又要自行下海,顺便问道:“师兄打算如何做?若要下水,这次就由我来吧,再不济还有徐公子呢。”

跟在后头的徐弘远面色一黑,低下了脑袋,暗道这“再不济”是个什么意思?

“不急,是土御门晴浩找咱们来的,他既然说了在这等我们,眼下还是先与其匯合,再探听些消息。”

於是苗月儿起脚往四边查看,只见海峡两岸並没有倭人阴阳师的身影,便道:“瞧不见他人呢——这人也真是的,叫咱们过来,自己却没个影子。”

“阴阳师是神道术士,既然不在这里,想必是在寺庙之类的地方等候。”陈阳则回头看向四郎,问道:“这附近可有什么神社、寺庙么?”

“有的。”四郎忙不迭地道:“就在不远处的红石山麓,有一座阿弥陀寺,

那里的御影堂就是为供奉坛之浦海战时逝去的天子而修建。”

“你说的—.”陈阳確认道:“就是那与三神器一起沉入海中的小皇帝?”

“哈依!”四郎躬身答道:“当时天子只有八岁,而其祖母二位尼为宽慰他,曾说海浪之下亦有京都,抱著天子一同跃入海中。为祭奠这位年幼的天子,

每逢其忌辰,还会在那里举办祭典。但眼下正是乱世,祭典也已停了好些年头,

寺庙也已荒废,据说还有鬼怪在那棲息。”

“跳海为社稷殉死,倒也悲壮,却是让我想起了崖山一战-—-那一战同样也是海战,陆秀夫也是背著少帝跳海—少帝恰也是八岁。”陈阳有些意兴阑珊,

嘆气道:“走吧,晴浩必然就在御影堂,来都来了,顺道也去庙里看一看吧。”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影视之还钱系统 我在长安做妇產科医生的日子 人在斗罗,我是龙神之子 嫁绝嗣长官,好孕作精在七零躺贏 穿书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媚娇 六代机落后?鹰酱直呼人言否? 修仙:御兽为我肝熟练度 上交未来委託app,我带飞祖国 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財神 亮剑:我在偽军内部当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