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未来的国家栋梁们,若是连《永乐大典》都不知道,更遑论明朝的功举了。
他们知道郑和吗?他们知道七宝大船吗?他们知道,他们现在主张所禁的海关,有很多,就是明朝建起来的吗?
……
算了,在这里一本本书找下来,找到胡子花白都不一定能找的到。
德亨出了文华殿,踱步走在这座空旷静默的宫城里,恍惚间,有了他只是此间游客的感觉。只要出了文华门,外面就是挤的走不动的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导游拿着大喇叭的吆喝声。
站在文华们内,德亨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抬脚,走了出去。
外头,仍旧是安静一片,不是他以为的熙攘与喧闹。
“德亨。”
德亨抹了一把眼睛,深吸一口气,回头,笑招呼道:“阿尔松阿,你怎么在这里。”
阿尔松阿看了眼他似乎有些发红的眼睛,道:“我听说你进宫了,来了文华殿这边,就过来看看……咱们有些日子没聚了。你不是在畅春园当差吗?皇上给你派了差事?”
德亨笑道:“算是吧。我跟皇上请旨,来文华殿查阅一些典籍,结果,这文华殿里书海浩渺,实在不知该从何找起。”
阿尔松阿问道:“若是方便的话,可能跟我说说,你要找什么样的典籍,可有我知道的?”
德亨道:“没什么不能说的,就是找一些前朝记载的,朝鲜和中国接壤的一些记录,比如战事、出使、边境线纠纷之类的。当然,要是有《徐霞客游记》这样的地理游记就更好了。”
阿尔松阿:……
德亨见阿尔松阿一派无语的样子,就失望道:“你不知道也没关系,就连看守文华殿的书办都不知道呢。”
阿尔松阿道:“我虽然不知道你说的这些,但我知道,哪里或许有你想要的。”
德亨好奇:“哪里?”
阿尔松阿:“位于南池子大街南口的皇史宬。”
德亨一拍脑门,咳声道:“我怎么把那里给忘了,我不应该请旨来文华殿,应该去皇史宬的。”
宬,就是藏书的屋子的意思,皇史宬,就是皇家珍藏书籍、档案的地方。
南池子大街,就在天安门东侧,以前,德亨可没少从那里经过。
皇史宬始建于明朝,明朝为了防范和对朝鲜、鞑靼、瓦刺等北方民族用兵,可是愣生生的从南京迁都到北京,这叫“天子守国门”。
就跟康熙帝的乾清宫一样,明朝宫廷,有许多实时性的奏折、档案等原本原件,就定期存储在皇史宬当中,文华殿中藏典籍,皇史宬中藏档案,这是有明确的分工的。
德亨一拍掌,道:“我现在就去皇史宬,你……”
阿尔松阿道:“我跟你一起去。”
德亨奇怪:“你不当差吗?”
阿尔松阿:“你忘了,我在我老父手底下当差。”时间自由的很,想当差就当差,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德亨哀叹:“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儿子怎么能在老子手下当差呢?怎么着,这理藩院成你家的了不成?”
阿尔松阿勾了勾唇角,道:“闭嘴吧你,皇上的安排也是你能置喙的。”
两人说着话往天安门走,路上,德亨随口问道:“对了,你们家今年,有参选的秀女吧?”
阿尔松阿点头道:“是,我妹妹和侄女儿今年参选。”
阿尔松阿的妹妹,就是阿灵阿的嫡次女,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是品貌、家世和年纪,都是刚刚好,是今年大选的热门秀女。
阿尔松阿所说的侄女儿,是他庶出大哥阿尔本阿之嫡长女。
阿尔松阿虽然为嫡子,但他还未娶妻,同样为今年大选的热门女婿、或者说额驸人选。所以,在弘毅公府上,这位庶长房嫡出的格格,算是孙辈中,最矜贵的女孩儿了。
“不过,我侄女儿年岁尚小,和你差不多的生日,这次恐会落选,得等到下次大选,才会栓婚吧。”阿尔松阿补充道。
德亨道:“那也不一定啊,有好多皇孙都到年纪了,先指婚,后到年纪了,再大婚也有可能。”
弘毅公额亦都和东果格格之后,一连出了两位皇后和贵妃,又分别娶了皇后的妹妹,钮祜禄家所出的女孩儿,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嫁的都不会差。
阿尔松阿这一辈的女孩儿,还没有嫁到皇家的,侄女辈的,就更不用说了,都还没长成呢。
阿尔松阿看了德亨一眼,道:“也有很多皇孙没有长成,或许,等到下一次大选,更合适。”
德亨点头,道:“确实,你说的也没错。”就比如说弘晖,和弘晖差不多年纪的皇孙可是不少,这次指婚也可以,下次大选再指婚也不耽误,甚至,再等三四年,这次不到年纪的皇孙到时候都到年纪了,可选的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