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准噶尔拒绝了俄罗斯,那他的叛乱就是中国内政,尚可有商有量。
所以,月兰也想知道策妄阿拉布坦要走哪一条路。
对伊凡的拜访,策妄阿拉布坦嗤之以鼻,他又不是没跟俄罗斯打过,他年轻的时候,跟随父汗时候,也曾多次阻击俄罗斯人的劫掠,俄罗斯人武力也就那样,若是俄罗斯是大清这样的强国,他或许会考虑一下。
但俄罗斯?
算了吧,他怕掉份儿。
但也没有恶语相向。
他知道现在中俄正在谈判,要谈判什么边境线划分问题,不得空管他,留一个女人来掣肘他,也不知道康熙老儿是怎么想的,虽然这个女人确实很难缠,但也只是个女人罢了。
一个女人除了在男人那里乞讨一些怜悯和喜欢,还能做成什么大事呢?
但如果俄罗斯人难缠一点,牵动清廷的注意力,甚至是打起来,没工夫管他这里,那么,他准噶尔,是不是就可以从中浑水摸鱼了?
巧了,伊凡也是这样想的。
康熙二十八年那次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他后来得知,康熙皇帝为了应付准噶尔叛乱,从一开始提出的界限中,后来是有让步的。
一开始提出的是以勒拿河和贝加尔湖(中方称柏海儿湖)为界,后来迫于准噶尔大举入侵的压力,提出以尼布楚为界,后来又退让到了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让出了一大步。
伊凡以此判断,准噶尔对大清国是很有威胁的存在,
他意重演当年之局势,以促成今日之中俄谈判。
不得不说,伊凡将中国带入欧洲各国争端去了。
欧洲各小国,打来打去几百年,都是一个模式一个战力,伊凡理所当然的以为中国和欧洲小国一样,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中国,可不是欧洲小国的体量。
当下的准噶尔,可不是有噶尔丹在的时候。
毕竟,不是谁都是噶尔丹。
两人都各怀鬼胎,都想从对方这里找机会占便宜,所以,表面上,两人这次会面是其乐融融的。
月兰得到消息后,立即给在乌里雅苏台的卓克陀达传信,要她谨慎俄罗斯谈判团的态度。
在月兰看来,这个国舅,比俄罗斯方一整个谈判团有威胁多了。
策妄阿拉布坦是没跟伊凡达成协议,但也没翻脸?
那就是有机会的。
不行,她得去警告一番策妄阿拉布坦才行。
伊凡会晤过策妄阿拉布坦后,就开始启程去恰克图。
虽然没有从策妄阿拉布坦那里得到确切的答复让伊凡有点失望,但结盟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等俄罗斯的军队到达后,相信策妄阿拉布坦是能做出决断的。
伊凡本意是从喀尔喀蒙古借道去恰克图,但月兰怎么会同意,她表面上为伊凡践行,暗地里早就安排好,在沿路设关卡,不让伊凡商队通行。
借口很好找,如今中俄正在谈判,喀尔喀境内,目前不方便任何一个俄罗斯人通行。
伊凡无法,为了不错过谈判时间,他只能原路返回俄罗斯境内,然后绕路走托博尔斯克-纳利姆-托木斯克-布拉茨克-伊尔库茨克-横渡贝加尔湖-恰克图。
这是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很繁盛的一条商路。每一个有名字的地点,都是俄罗斯设在西伯利亚的驻军之地,所以,这是一条运粮道。
伊凡到达恰克图的时候,已经是快要五月份了,而到达恰克图的俄罗斯使团营地里,则是一派凝重的气氛。
因为,已经得到消息,雅库茨克被攻陷了。
为雅库茨克兜底而建的奥廖克明斯克,派人来恰克图求援。
如果奥廖克明斯克守不住,那么,下一个就是基廉斯克,再下一个,就是布拉茨克,再下一个,就是伊尔库茨克……
如果伊尔库茨克都被攻下了,那么,他们此行的意义又何在呢?
岂不是让中国漫天要价,他们连还钱的底气都没有?
五月份,西伯利亚高地上的河川冰雪开始融化了,没有了冰雪做助力,要想行军,就要靠马匹和船只,而远在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虽然经过半个世纪的经营,已经有了基础,但这个基础,相比于就近作战的中国人,薄弱的,一催就毁。
俄罗斯人太少了。
此次谈判使团首领,也是正谈判官,是瓦西里,彼得皇帝的外交官之一。
副谈判官有两个,一个是鲍里斯,领主,陆军军官;另一个是阿尔塔蒙,外交厅翻译官。当然,阿尔塔蒙是翻译不了汉文的,但他稍微通蒙古语。
剩下的就是800哥萨克骑兵,1000步兵,800卫兵,还有若干火枪手、龙骑兵等,加起来超过了4000人,几乎全部是军事人员。相比于三十年前那次尼布楚谈判,足足增加了一倍的人手。
可见,经过七年的深入通商,俄罗斯人已经对中国有所了解了,派出了比以往更多的人,但在失去雅库茨克这个威胁面前,这四千人,明显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