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庆宫, 废太子从小到大住了三十余年居所。
太子被废后,废太子允礽本人,有时候随驾, 有时候住畅春园,但更多时候,他被圈禁在咸安宫。
就算是现在,就算是咸安宫遭遇大火重新修建那一段时间, 他都没被允许搬出来,一直被圈禁在咸安宫。
但太子妃,包括弘皙在内的废太子嫔妾子女,仍旧住在毓庆宫。除了弘皙时常被康熙帝带在身边,其他人,都不被允许随意外出,属于半圈禁状态。
但这是在宫里,毓庆宫又在乾清宫和奉先殿之间, 半圈禁, 和圈禁也没什么两样了。
康熙帝立胤禛为太子后,曾对前太子妃石氏表示了怜惜, 嘱托太子胤禛要善待太子妃和废太子的孩子们。
所以,在被立为太子之后,雍正帝曾安排内务府去修葺毓庆宫,好让废太子妃等住的舒服些。然后对郑各庄做最后的修整和布防,准备挑几个吉日让康熙帝选了,将废太子大一家子都送去郑各庄生活。
所以, 一直在康熙帝入陵之前, 废太子妃等都还居住在毓庆宫, 并已经打包好行礼, 准备搬去更宽敞更舒服的新家郑各庄去开启新生活了。
圣旨一下,期望破灭了。
毓庆宫有新主人了,住在里面的人,要腾地儿,给新主人了。
雍正帝限内务府五日内将景阳宫收拾出来,让废太子妃搬进去居住。
雍正帝收养了废太子的女儿,一一封为和硕公主,搬去乾西五所和依尔哈作伴。儿子们不管年长年幼,则是和弘皙一起,迁居郑各庄。
将废太子留下的侍妾、格格之流,再添上一二新色,送去咸安宫,侍奉废太子允礽。
不管是废太子妃、侧妃、庶妃、公主、阿哥们,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都会有内务府重新分配,淘汰下来、以及多余的太监宫女,被分散去宫内各处,自生自灭去了。
不管是伺候的人还是居住的地儿,全部都是新的。
二哥,你就说弟弟对你好不好吧。
景阳宫,东六宫之一,在永和宫北面,钟粹宫东面。
原本是康熙帝个人藏宝处,康熙帝喜欢的图书、珐琅彩瓷器、钟表等等西洋器物,就藏在这里。
这里就是个库房,且是从康熙二十五年起,近四十年来,基本上就再没修过。
康熙帝重立太子后,打算搬去畅春园长住,自己喜欢的宝贝自然也要带走,好方便日常赏玩。景阳宫就这么空了下来。
在前朝宫内,景阳宫还有个名字,叫做冷宫。
你就说这个地儿好不好吧。
皇后对雍正帝将德亨弄去毓庆宫居住无可奈何,但对废太子妃石氏的迁宫事宜她是可以做一半主的。
皇后找了个机会,和雍正帝商量,景阳宫房梁有虫蛀,墙角有霉味儿,不是重新贴一遍墙纸就能掩盖这是一座年久失修破败宫殿的事实,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她请旨重修景阳宫。
皇后叹息道:“皇额娘听到圣旨之后,将我叫去,哀叹半晌,念叨了半天二嫂命苦,问能不能让二嫂先搬去永和宫缓一缓,等景阳宫修的能住人了,再搬即可。”
雍正帝:“皇额娘怎么不叫我过去商议。”
皇后心内狠狠白眼他,心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我先去皇额娘那里走了一趟,打个前锋,嘴上平常道:
“前儿皇额娘派太监给你送了碗参汤,大前儿送了碗莲子羹,还有大大前儿……你是都收下了,还大张旗鼓的带着内大臣去给她磕头请安,殷勤备至,闹的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只说太过了,是再不敢招惹你了。”
雍正帝死鱼脸:……
我以为老娘是有事相求,自然要倍加重视,谁知道真的只是送碗汤关心我呢?
皇后不打磕巴的继续道:“给二嫂迁宫的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能真往小了办。皇额娘跟我的意思都是,咱们后宫的女人们随些份子,我摆个宴席,皇额娘露个脸,做些赏赐,咱们女人们喝杯素酒,就这么过了。体面又低调,还让人挑不出理儿来。只是现在的景阳宫,是真的不能住人。”
除非你想将人熬死在里面!
知道误会了老娘,雍正帝心里正美呢,此时就很好说话,道:“永和宫乃是皇额娘曾经居所,福蕴之地,怎么能随意让人居住。”
皇后早有说辞,道:“一来,先帝临终前早有嘱托,要厚待二嫂,她担的起。二来,这是皇额娘首肯的。三来,外人听了,只有赞皇上隆恩的。四来,景阳宫并不是重建,只是修葺,换一换横梁,刮一刮霉烂,粉刷一下廊柱、外墙,顶多半年时间,也就够了。说到底,永和宫只是暂住。”
又道:“如果永和宫不行,那就暂住翊坤宫?反正宜太妃不是也快要出宫了?只是,翊坤宫在后宫中心(让嫂子住你养心殿后面,你好意思不?),更不好催促翊坤宫那边出宫,显的咱们太过急切,不想奉养宜太妃一般。”
发愁道,“永和宫不行,翊坤宫不行,其他宫殿人更是住的满满当当的,这样的话,毓庆宫就清不出来了,或者,先让先帝留下的未曾生育妃嫔搬去畅春园?这样也能空出一些宫来,二嫂也不一定非得搬去景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