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377章

第377章

进入八月, 北京城热的像个火炉,内城旗人的心,更是火热的像个即将要爆炸的火炉。

为啥?

有两件事:

一件是要发禄米了。

第二件是内城多出来很多房子, 需要的,可以拿着银子去内务府购买,租赁,或者, 去哪里立个功,让皇上赏个宅院。

后者有些难度,但拿银子去买和租赁,还是挺简单的。

由第二件,引发出来第三件事,勉强算个热点,那就是,诚亲王允址的府邸, 差点被旗人“攻战”了, 让雍正帝下旨训斥了一番。

当然,训斥的是允址, 不是那些闹事的旗人。

这事儿的起因是拆迁款没有落实,但归根结底,还是跟内城的房子抢手有关。

自从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城,八十余年,八旗兵丁繁衍至今, 已超倍数, 北京城的房屋有限, 旗人们总体来说, 是越住越拥挤的。

一个跟人丁繁衍有关,另一个,就是跟王府占地和豪族圈占有关,第三个,就是跟旗人本性有关,嗜酒、嗜赌、挥霍无度,再加上一个不事生产,就是有座金山银山,迟早也会败坏光了。

导致的结果就是,有很多“穷苦”兵丁,无房居住。

顺治朝短暂,到了康熙朝,这个问题就越发凸显,这么多的无产无业无房兵丁在内城游荡,为城内治安带来严重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熙帝命在内城城门之外各旗校场等处,建造官房,分给这些无房穷苦兵丁们居住。

但是,这官房有限制,是只拨给满洲、蒙古旗人。

这是官房,只能居住,不能买卖、租赁。为防止那些满洲、蒙古旗人们,再次将房产给霍霍没了,这些官房,管理十分严格。

因建在校场处,居住的也是满洲、蒙古兵丁,所以,这官房,也被叫做营房,命校场所属八旗都统、副都统兼管。

这是康熙三十六年的事情,快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新生儿都已经繁衍了一轮儿了,这北京城住起来,是越发拥挤了。

尤其是在康熙帝的儿子们都兴建了王府、占据了大片民房之后。

好在,有更新,就有换旧。

这不,佟府和安王府两座大山倒了,这北京内城,一下子多出来多少间房舍啊,其中不乏一些或轩阔、或小巧、或富丽、或雅致的小宅院,这可不是中底层旗民的福音了?

虽然这些新空出来的宅院都归了内务府,但内务府总不能白放在那里落灰,然后让好好的房子破败了吧。所以,内务府会出售、甚至是拍卖这些房舍。

正阳门内的老少爷们街坊们那个急啊。

好宅子不等人,那是要用抢的!

他们这一批是最需要这些宅子的人,可是,拆迁款迟迟落不下来。京城居,大不易,他们当中,少有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银子,去买佟府和安王府流出来的好宅子的。

因为好宅子就是好宅子,它贵啊!

但若是拆迁款到手,这是一笔大进项,他们就可以用这一笔大进项,去换一个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好宅子。

这可是要传家、要作为祖宅的宅子,结果现在只能干瞪眼,干着急,你说气不气人!

他们急的着急上火,日日去找各自佐领诉苦,要佐领带领他们去找旗主,然后让旗主去找三王爷要拆迁款。

还有人想去找德亨帮忙做主,可惜,定王府一家都住在毓庆宫,他们有那个心,没那个胆子去闯宫。

国公府的叶勤老爷倒是时常出来转悠,可这是个万事不理的主儿,你说给他听,他倒是能替你着急,可着急完了,人家就走了。

打点也不管用,人家有个亲王儿子,有个位比亲王的公主女儿,人家根本看不上你那点子孝敬。

嗐,抓瞎!

德亨:你们看,谁说住毓庆宫不好的?这不好处多多嘛嘻嘻。

所以,还是要去找三王爷,事儿是他应下的,不找他找谁。

图书馆选址在正阳门内,棋盘街以外,具体来说,是在西路镶蓝旗内的大半个头甲巷,和二甲巷一个边儿,其中汉军旗占三分之二,满洲旗占了三分之一,蒙古旗,占了个零头。

可巧了,果郡王允礼新上任,管理镶蓝旗汉军都统,得嘞,咱们找不到定亲王,咱们就去找您啦,果郡王。

果郡王允礼,是不敢去找允址要钱的,更不敢拿这事儿去找雍正帝,所以,他逃了。他还是右翼前锋统领,他跑去圆明园练军去了。

允礼逃了,都统也装瞎充楞,四处躲藏,往下一级参领和佐领,没法子,能写奏折的就写奏折,没有写奏折资格的,就四处托关系找门道,务必要将这件事到达天听。

拆迁也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呢。

结果,折子是奏上去了,没音信了,眼看着房子一天比一天少,这些旗人就集结起来,找上了允址的府门去。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男大学生的心机 大夜之昴 尸人说梦 炮灰女配换亲错嫁年代文大佬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躲雨 奸臣他死不悔改 六零年代机修厂 社恐穿为伯府庶子